2025小姐威客兼职论坛 ,成都楼凤网论坛网址,深圳布吉佳丽-春风阁,夜逍遥全国信息论坛

让文物“活”起来
河南博物院用文创开发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史自强

近年来,文化传承与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博物馆文创工作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更构建了“文化认同-价值创造-产业升级”的完整链条。河南博物院以让文物“活”起来为核心目标,在文创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与实践,打造多元生态圈,走出了一条共享发展之路。

发展背景

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必然要求。在“文化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政策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依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南博物院是首批央地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肩负着带动全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任。随着“文博热”的持续发展,大批观众走进博物馆,也吸引了诸多高校、企业及海外市场的关注。如何让珍贵的文物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惠及民众、形成国际传播力,成为博物馆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2019年,河南博物院成立文创办,开启文创发展新征程。六年来,河南博物院文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发展成为多业态、多品牌联动,渠道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创产品超过2000款的博物馆文创生力军之一。

主要成效

建立平台共享机制。构建“文物资源+社会开发+产业链共建”三位一体的共享模式,与社会力量共享文物资源,吸引企业参与文创开发,共同构建文创产业链,并与全省文旅单位共享“研发赋能+资源共享+品牌联动+政策保障”,带动区域文化资源转化与品牌传播。

打造文化传播模式。采用“跨界融合+科技赋能+国际合作”的文化传播模式。通过与企业、高校等跨界合作,开发多元文创产品;借助科技手段,创新文化表达方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形成高质量发展布局。建立“文化解码-创意编码-产业赋能”的实施路径,深入挖掘文物文化内涵,进行创意转化,实现产业赋能。打造“豫来遇潮”“华服来潮”等知名IP品牌,形成“科技+文化+产业”三位一体战略布局,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要做法

打造Z世代的博物馆:用年轻团队引领文创潮流。河南博物院文创部门组建了一支年轻团队,平均年龄25岁,受到央视《焦点访谈》关注,并登上微博热搜榜前列。在文创产品设计、活动策划、宣传推广等方面,年轻团队充分激发自身创意和活力,打造出不少引领潮流的文创爆品。如“考古盲盒”巧妙地将考古体验与盲盒玩法相结合,激发大众对考古文化的兴趣,成为现象级文创产品。河南博物院文创部门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机会,培养了100多位不同专业的实习生,涵盖新闻、旅游、博物馆学、艺术设计、考古和外语等多个领域。与高校联合创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线上线下不同平台的实习岗位,帮助他们完成实践课程和毕业作品,为文创产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打造麦田里的博物馆:推动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22—2023年,河南博物院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联合举办了两届“麦田里的博物馆”活动。通过场景化体验,将博物馆“搬”到麦田地里,结合农耕文化主题,搭建临时展馆,展示文物复仿制品、文创产品及非遗技艺。第一届展览邀请全省博物馆共同参与,精选40件馆藏文物复仿制品,展品类型多样,年代跨度从夏末至北宋。第二届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聚焦沿黄九省博物馆联盟,精选沿黄9省12家博物馆的59件馆藏文物复仿制品,展品年代纵贯新石器至明清时期。两届展览分别通过“礼城”“鼎立”“绵延”以及“塑魂”“铸根”“守望”等篇章,让观众在麦田与文物的交融中,领略黄河文化的魅力?;疃诩洌⒉?、抖音单期话题曝光量超2亿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参观。牵头成立河南省博物馆学会文创专委会,作为全省文博文创资源的统筹平台,汇聚文博机构、高校、设计公司、企业等多方力量,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发起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联合沿黄九省45家博物馆,建立“资源共享、IP共创”机制,通过联合策划展览“麦田里的博物馆”,开发联名文创产品“黄河流域博物馆考古盲盒”等,打破地域壁垒,形成黄河文化传播合力。

策划菜市场里的博物馆:塑造“可感知的文化城市”。2024年9月,河南博物院与知名品牌眷茶合作,在郑州市纬四路农贸市场打造了“菜市场里的博物馆”?;疃诩洌追胶⒓趾堑?、绿釉立姿陶狗等文物复仿制品出现在菜市场摊位上,与瓜果鲜蔬相互映衬?;箍沽寺逃粤⒆颂展稩P形象出逃活动,“小绿狗”开启“City walk”探险之旅,途经多个地标性打卡点,吸引市民纷纷合影互动?;疃⑶苛疑缁岱聪欤疤?菜市场里的博物馆#和#寻找绿釉立姿小狗#三天曝光量超100万次,让文物以接地气的形式融入大众生活。2025年春节,通过“大馆带小馆”模式,与周口市博物馆联动举办“小绿狗返乡记”等活动,通过文创年货节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体验的互动产品,“绿釉立姿陶狗”仿制品返乡展览,强化了文化寻根主题,促进了地方文旅融合。通过“场景创新+产品下沉+馆际联动+年轻化运营”,将传统文化嵌入城市生活肌理,打破博物馆的物理边界,让文化以更灵活的姿态融入民生,激活了历史资源,塑造了“可感知的文化城市”。

打造乡村里的博物馆:文旅文创助力乡村振兴。河南博物院积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考古盲盒和文创小镇建设带动乡村振兴。在商丘民权县打造“文博小镇”,开发“庄子文化”主题产品,建立县域文创产品研发展示直播基地,利用“文化+农产品+互联网”模式,为农产品增加文化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设立乡村文创实验室,将考古盲盒加工厂设在乡村,提供就业机会,吸纳劳动力30余人。通过“IP活化-产业落地-数字赋能-生态协同”全链条创新,破解乡村资源闲置、人才外流等难题,探索出一条兼具文化厚度与经济活力的乡村振兴路径。经验表明,深度挖掘本地文化价值,结合现代产业思维,能够实现乡村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为全国文博机构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开发舌尖上的博物馆:拓展“可食用文物”的边界。河南博物院文创研发体系从1.0到4.0,其中2.0“五感文创”是包括饮食文创领域的探索,以“文物活化+味觉体验”为核心,通过深度挖掘中原饮食文化、融合文物IP与非遗技艺,打造出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吸引力的创新产品体系,成功将博物馆文化从“视觉观赏”拓展至“味觉感知”。灼蓁咖啡品牌的创立,打造独具特色的文物咖啡,形成“文物故事咖啡师”培训体系;出圈文创“人首蛇身玉佩棒棒糖”,单品年销量超50万支,获评“全国十佳文创食品”;钱币巧克力、文物冰激凌戳到了年轻人的情绪价值。近年推出的饕饕食集、悫面悫粉和时光烤古师,文物造型的甜点俘获人心,河南非遗传统美食和特色糕点成了观众络绎不绝的打卡点。在授权方面,与当地知名品牌眷茶、香雪儿、宛和米线梦幻联动,为企业品牌赋予了文化内涵,连年摘得“河南省文化产业营销案例”桂冠。灼蓁咖啡推出AR互动的“莲鹤方壶慕斯蛋糕”,开发了“灼蓁咖啡”品牌自助机,以“灼蓁与文物”为主题落地高校文创设计作品展。

打造音乐厅里的博物馆:华夏古乐团奏响古韵新声。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以“活化历史、声传千年”为使命,通过音乐与文物的深度融合,将静态的博物馆藏品转化为动态的文化体验,开创了“音乐厅里的博物馆”这一独特模式,让千年古韵在当代舞台上焕发新生。华夏古乐团致力于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展演,以馆藏文物为基础,复制研发了从史前至明清几十个品类的古代音乐文物,并根据不同时代服饰、历代乐谱以及古代音乐演出场景进行舞台化立体化复原,演绎构建完整的文化语境,推出多场不同形式的音乐会。乐团先后赴美国、泰国、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担任中韩人文交流项目负责单位,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同时,让音乐厅成为“没有围墙的课堂”,开发“古乐工作坊”“历史的音乐厅”等研学课程,观众可亲手试奏复刻古琴、排箫,并参与古谱打谱实践。每年系列展演活动近1500场次,通过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直播音乐会吸引数百万网友在线观看。

打造数字化的博物馆:“数字游乐场”穿越古今。河南博物院以“科技赋能文化、共享驱动创新”为核心,通过融合前沿技术与传统文化资源,构建了兼具沉浸感、互动性与传播力的数字文化生态,开创了“文物活化-场景重构-跨界共享”的创新路径。打造《唐宫夜宴XR》沉浸式展览空间,高度还原唐代街道,观众借助扩展现实技术化身唐代士人,沉浸式体验唐代文化;配套文物展引入“雨林秘境——玛雅文明XR空间体验展”;构建“虚拟公社”元宇宙平台,打造子尊、无名、毛毛鹰核心IP形象,用户可化身文物保育员探索历史场景;携手金鹰卡通共同打造《豫耀九州?博物学者手账本》,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文物数字化,用户扫描手账本页面即可与文物互动,解锁20个增强现实互动点,增强现实内容访问量破万次;联合支付宝推出文物主题动态皮肤,在蚂蚁森林推出四款装扮道具,参与用户超1亿人次;通过文物穿毛衣、文物动态跳舞等创意活动,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

走上国际舞台的博物馆:服务中华文化国际传播。2023年端午节,河南博物院打造夜间活动“端午夜未央”,“华服来潮”品牌在时尚舞台上亮相,模特们身着宋制“花中光影”、晋制“青色烟雨”等主题汉服,展示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该品牌汲取中原文化精髓,不仅在“中国品牌日”大放异彩,还走上英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美国纽约等国际舞台。2025年春节,在阿联酋迪拜,国际模特身着“华服来潮”明星产品马面裙,向观众展示东方服饰之美,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符号体系的构建。近几年,通过参展、授权和渠道售卖等方式走向世界,考古盲盒不仅在国内火爆,还通过国际授权展和跨境电商渠道销往海外;“绢舞飞天”“华服来潮”品牌服饰等文创产品登陆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妇好鸮尊拼插积木”深度研究海外文创市场,受到海外消费者的喜爱。2024年,与卢森堡国家博物馆合作举办“小而美”文物展,一个半月开发47款文创产品,涵盖瓷器、饰品等品类,“中国速度”“中国质量”受到了卢方的赞赏。携16个文创品牌、30多款产品参展香港国际授权展,吸引了国际授权商和品牌方关注。通过“国际活动+数字化+跨界合作”三位一体的策略,将文创产品转化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单位:河南博物院)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37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