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淮大地上,安徽博物院承载着31万余件珍贵文物的守护使命——从战国铸客大鼎的雄浑到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的精致,这些文物是安徽文化的基因密码。七十余年来,安徽博物院始终以“传承皖文化、服务大众”为初心,近年来更以“让文物活起来”为核心,深耕文创开发,让文物从展柜走向生活,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路径。
文创缘起:
从“文物保管”到“价值活化”的战略转型
安徽博物院的文创探索,源于对“文物价值多元释放”的思考,其根基是数十年的文物保护与文化积淀——馆藏涵盖古生物化石、青铜器、书画等门类,战国铸客大鼎、龙虎纹鼓座等国宝文物,为文创提供了丰富素材。
201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推动文物?;こ晒菁按笾凇?,安徽博物院作为首批文创试点单位,开启从“静态展示”到“动态转化”的转型,让文物成为“可触、可感、可用”的文化载体。转型中,团队曾面临“文化严肃性与商业实用性”的平衡难题。通过近百场市场调研(覆盖学生、游客等群体)与20余轮用户体验优化,博物院最终确立“以文物为根,以创意为翼”的原则——所有文创均源自馆藏元素和地域文化,同时满足现代审美与实用需求,奠定“徽风皖韵、古今交融”的设计基调。
发展现状:
从“零星尝试”到“千万规?!钡姆稍?/strong>
从1956年“藏品陈列为主”,到2010年“文化服务升级”,再到近年“文创规?;?,安徽博物院的文化传播路径持续拓展。通过实行项目负责人制,组建文物研究、设计、营销、供应链团队,构建“文物元素提取—创意设计转化—市场需求匹配”闭环,文创实现“量质齐升”,形成“产品丰富化、销售规模化、品牌IP化”格局。
2024年,安徽博物院文创收入实现千万级跨越,成为省级博物馆中增速最快的机构之一;目前推出产品1455余款,覆盖潮玩、饮品、非遗、服饰、食品、数字藏品等,多款成“文化潮品”。
产品开发:以“爆款思维”打造精品。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小而美、精而特”,规避同质化。2024年,“一肚子墨水”文创饮料成现象级爆款——以文房四宝为灵感,瓶身印“腹有诗书气自华”,小贴纸内有馆藏16款经典墨的介绍,全网曝光超500万次,成为年度销量第一的产品;龙虎纹鼓座挂链冰箱贴也同样备受观众欢迎;“鄂君启金节提拉米苏”将战国金节造型作甜品容器,推出首月即大受欢迎;热销产品“五柱器冰箱贴”“龙虎纹鼓座挂链冰箱贴”“遇金香——葵花金盏冰箱贴”等产品还原度高,成为游客必购品。
市场拓展:线上线下双轮驱动。为打破“馆内销售”的局限,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网络。线下:除馆内安博文创主题店、“玉”见安徽、安博印社、茶咖餐厅外,重点布局商圈快闪——与合肥银泰必胜客合作开设“文房四宝主题餐厅”,与移博·新粮仓开设快闪店,为商业体注入文化活力;线上:安博文创线上店于2025年初启动运营,客单价从年初至9月实现翻倍,品牌溢价能力凸显,“抬头见喜”流沙冰箱贴持续热销。
小红书平台于5月9日达成首单,订单量逐步递增,筑牢良好运营根基,成长潜力持续增长;抖音平台于5月20日实现首单,通过多元策略提升账号表现,持续优化运营节奏。两大平台销量前十商品以冰箱贴、手持镜为主,老品保持热销态势;新品推广侧重增量并贴合用户偏好,为店铺持续增长蓄能添势。
品牌建设:“徽徽狮”IP赋能。从馆藏提取创作灵感,打造“徽徽狮”“安小博”IP,“徽徽狮”源自清代“狮子滚绣球梁柁”,以憨态造型、“守护安徽文化”设定吸粉年轻人。2024年围绕此款IP开发手袋、卫衣等20余款产品,“徽徽狮的杂技人生”手办盲盒(融徽州建筑元素、国宝、非遗杂技)销售火爆,获2023年安徽省非遗文创大赛金奖、2025年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博物院还屡获行业认可:2022年第九届博博会最佳组织奖、2024年第十届博博会金奖、2024年中国旅游商品银铜奖等。
特色文创:
文物元素的“现代转译”
安徽博物院文创的核心竞争力,是对文物元素的“深度解码与现代表达”,而非简单复制,形成三大创新路径,让产品成为“可携带的文化”。
具象化转化:让文物走进日常。提取文物造型、纹样,赋予实用功能。云纹五柱器系列:因形似路由器,开发冰箱贴、聚氯乙烯挂件,印“信号满格·好运加持”,传递古人祈福寓意。鄂君启金节系列:冰箱贴(磁吸开合可存便签)、书签(舟节造型)、毛绒挂件,让“战国通行证”变便携信物。铸客大鼎系列:开发鼎纹笔记本、迷你鼎摆件、“鼎力相助”手机支架,还原青铜气质,成高端礼品代表。
抽象化表达:让文化融入生活。对无法具象的文化内涵,通过抽象设计转化为“精神符号”?!耙欢亲幽保航不铡拔姆克谋χ纭鄙矸葑翱梢院鹊哪保谏]?蓝莓味模拟墨色,瓶贴藏经典徽墨的介绍,实现“味觉+文化”体验?!盎张捎∠蟆北涮禾崛÷硗非叫毕?、小青瓦曲线、花窗几何纹,用金属工艺呈现“徽派美学”,成安徽伴手礼热门选择。
跨界融合:让文化破圈。探索“文创+科技+非遗+餐饮”,打破边界。文创+餐饮:与霸王茶姬联推“铸客大鼎主题茶饮”,杯身印鼎纹、杯盖作鼎形,买赠鼎冰箱贴,联动省内16个地市店热销,带动合肥门店客流增30%。文创+科技:与北京中新联科技合作“徽徽狮防伪文创”,手办嵌微纳芯片,扫码可溯源,成Z世代收藏热门。文创+非遗: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徽‘翠’芳华”点翠首饰(57款)、“未来可‘漆’”大漆首饰(59款)、“贝凝彩韵”螺钿首饰(30款),还开发掐丝、大漆材料包,让用户在手工制作中体验非遗。
业态延伸:
从“卖产品”到“卖体验”
博物院打破空间限制,构建“产品销售+体验活动+数字互动”矩阵,让消费者从“买文创”升级为“体验文化”。
商圈快闪:融入商业空间。必胜客“文房四宝主题餐厅”:合肥银泰店陈列文物仿制品、IP形象,设文房四宝原材料展墙,定期办沙龙,带动门店客流增40%。新粮仓快闪店:设销售、体验、展示区,DIY青铜鼎钥匙扣、十二花神首饰,日均接待2000人,60%消费者先体验再消费。地域品牌联名:2024年中秋与卡旺卡联名,品牌输出话题曝光量达500万;2025年霸王茶姬安徽300店庆全网话题曝光量达2100万,霸王茶姬官号发布27篇推文,话题总曝光370万以上。
数字体验:链接科技。安徽博物院XR数字体验自2024年10月1日开馆到2025年9月22日,已吸引1.6万多人次,目前有《登月奇旅》《海底两万里》等主题片可选。8月新上线的《寿春楚歌》很受欢迎,稳居当月影片畅销榜首。今年9月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寿春楚歌》作为文化科技融合典范展示,巴基斯坦驻华大使等外宾体验后连连称赞,夸它用新技术让历史“活”了,尽显数字文化影响力。
特色空间:打造文化体验地。安博印社:设有印章区与百家姓活字区两大功能区——印章区涵盖200余款免费印章及收费套色章,百家姓活字区包含1000余字可自由组合,并提供刻章服务。自2024年7月开业以来,运营表现亮眼?!坝瘛奔不眨荷疃热诤狭杓姨灿窳⒂裼ゼ芭擞窳蓟鞯劝不仗厣幕?,重点开发和田玉吊坠系列产品(如“玉龙挂件”“玉鼎吊坠”等)。自开业起仅5个月,已获市场广泛认可。
安徽博物院文创的领先,体现在四大维度,数据对比显著。
增速:4倍于行业平均。据《2023年中国文创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文创行业市场规模为880.53亿元,同比增长6.9%;省级博物馆中文创产品收入平均增速约30%,安徽博物院2024年文创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24.8%。从具体节点来看,2024年国庆期间,全国省级博物馆文创产品平均收入同比增长45%,安徽博物院同期文创收入同比增长80%;2025年春节假期,全国省级博物馆文创产品平均收入同比增长58%,安徽博物院文创产品收入同比增长95%。
品类:全场景覆盖。多数省级博物馆70%产品为文具、饰品,安徽博物院则形成“文具、家居、服饰、食品、数字”等全品类的矩阵,品类优势显著。
产值:翻倍式增长。2023年文创销售额较2022年同比增长约1.5倍;2024年较2023年同比增长约1.2倍,三年(2022-2024)间稳步实现文创产值翻倍式增长。2025年1-8月,文创销售额增长表现超行业平均水平。
业态:多元vs单一。安徽博物院以“馆内+商圈+数字+体验”拉动收入,2025年新产品增收入占文创总收30%。
让文创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
从“守护文物”到“活化文物”,安徽博物院让战国鼎变冰箱贴、文房四宝变饮料,让文创成为“可携带的安徽文化”。未来,它将继续以“文物为根、创意为翼”,推动文创从“产品销售”向“文化传播”升级,从“区域品牌”向“国际IP”跨越。正如院长雷修佛所言:“每一款文创都是文化使者,连接历史与当下、博物馆与大众,我们要让这份连接更紧密、更持久?!?/p>
[作者单位: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鉴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