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小姐威客兼职论坛 ,成都楼凤网论坛网址,深圳布吉佳丽-春风阁,夜逍遥全国信息论坛

胶东纸斗与纸笸箩艺术特征及民俗文化内涵探析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艾松林

胶东半岛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交融共生的农耕文化、海洋文化,共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民间手工艺形态,纸斗与纸笸箩便是其中体现民间生活智慧与审美情趣的重要代表。作为旧时胶东百姓居家必备的收纳器具,它们多由废旧纸材、秫秸席子为胎体制成,表面以印花纸、剪纸、彩绘等加以装饰,集糊、贴、缝、剪、绘等于一体。器物装饰精巧,形式美观,经手工制作而成,既满足日常储物需求,更凭借其精巧造型与华美装饰,升华为承载民俗审美、伦理观念与精神信仰的艺术载体。

工艺溯源与造物智慧

纸斗,又称“纸缸”“面斗”,主要用于盛放玉米、小麦、米面等粮食或衣物;纸笸箩,常用于放置针线、剪刀、布头等女红用品,或收纳衣物、零食、杂物等,形态较为多样。两者在胶东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与使用历史,其诞生与发展和当地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关于纸斗与纸笸箩的起源,因其材料易损和民间自发生产的特性,缺乏早期直接史料,确切起源难以精确考证。乡间虽有“起于明,盛于清”的说法,但目前学界普遍认可的最早实物证据,是发现于威海地区的一对带有“光绪辛巳”(1881年)年款的纸浆脱模描金万字纹纸笸箩,现藏于青岛市李沧区博物馆。这表明至少在清代晚期,该工艺已经发展成熟并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清末民初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胶东纸斗与纸笸箩发展的兴盛时期,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这类以废旧纸材和秫秸席为原料的容器,因成本低廉、轻便美观而广受欢迎。

在材料选择上,纸斗与纸笸箩充分体现出“物尽其用”的民间智慧和“节用为本、变废为宝”的生态理念。其原料大多来自日常生活废旧物资,如旧书报、破损纸箱、牛皮纸袋等各类纸品,以及破旧的秫秸炕席等。

胶东纸斗与纸笸箩的成型工艺主要分为模制法与缝合法。模制法又分为陶制法和泥制法,两种方法均需先将废旧纸张用水浸泡透彻,沥水攥干,用石臼捣烂,为增强器物的耐久性能,常在纸浆中加入面粉浆糊、榆树皮汁、白粘土、海藻粉等天然材料,以提高胎体的韧性,有时还会掺入花椒叶、松针等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碎末,起到防虫作用。

模制法,多用于制作器壁厚实的纸斗或圆形笸箩。陶模法直接以现有的陶缸、陶罐或陶盆等作为模具敷纸浆,制作时将模具反扣在地上,然后把捣匀掺好浆糊的纸浆均匀地拍在模具上。需要注意的是,在靠近缸口的地方要拍得稍薄,这样晾晒到八成干时,从缸口到鼓腔部位用剪刀剪开一个竖口,小心地将纸斗从模具上取下来并趁湿用针线把剪口缝合好,此法较为便捷。泥模法需先用半干黏性沙土堆砌实心模坯,待干透后包布作为隔离层,再将纸浆逐层拍打其上,并用擀面杖擀压以排出气泡,使表面光滑,晾干脱模后,清理内部沙土,最后经内外裱纸、装饰完成。

缝合法则主要适用于纸笸箩。此工艺以废旧秫秸席为基材,清洗晒干后,按预定尺寸裁剪出面、底、帮等部件。部件正反面裱糊多层纸张加固,再用布条包边防止散裂,最后以针线缝合成型。

无论是何种方法,器物成型后最后的“裱糊”工序都至关重要。通常是“里三层外三层”,先用旧报纸等打底,使器物表面平整,最外层才舍得用新买的彩纸或花纸。这一整套从选材到成型的过程,无不贯穿着勤俭持家的原则与精益求精的匠心,是民间造物思想最生动的体现。

纸斗与纸笸箩的艺术特征

胶东纸斗与纸笸箩的艺术魅力,集中体现在其形态的多样性、装饰纹样的象征性以及色彩运用的地域性上。

形态特征:造型多变,寓意于形

纸斗的形态多呈圆柱形,口部略大于底部,形态稳重,便于存储粮食并堆叠放置。纸笸箩的形态则更为丰富,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元宝形、花瓣形、蝴蝶形等样式,尺寸也大小不一,以适应收纳不同物品的需求。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胶东人巧妙地将民俗信仰与生活期盼融入器物造型,使其超越用途本身,成为承载文化与情感的象征。

几何造型的寓意:方形笸箩,意为“方方涨涨”,圆形象征“团团圆圆”,桃形寓意“健康长寿”,梅花形象征“梅开五?!?,如意形寓意婚后生活“吉祥如意”,石榴形寓意“多子多?!?,元宝形寓意“财源滚滚”,八角形则取“八方来财”之意,表达对广纳财气的渴望。

仿生造型的象征:仿生造型更为直观地借用自然物象承载文化内涵。比如,桃形笸箩,以仙桃形态作为长寿符号,寄托“福寿双全”的祝福;蝴蝶形笸箩,则运用“蝶”与“瓞”(小瓜)的谐音,隐喻“瓜瓞绵绵”,成为祈求家族兴旺、子孙繁衍的象征符号。

装饰纹样: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纸斗与纸笸箩装饰纹样的内容选择,是其艺术魅力的核心所在,其纹样体系深受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影响,呈现出高度的程式化与象征性特征。装饰主要依赖于两种形式:一是预先印有图案的“斗花纸”,二是后期粘贴的剪纸花样“斗盒花”,又被称为“笸箩云子”。器物的纹样,讲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寓意直白朴素。诸如“凤穿牡丹”(象征婚姻美满)、“五蝠捧寿”(祈愿福寿绵长)、“莲生贵子”(蕴含多子多福)等均是常用题材。这些纹样通过谐音、隐喻、象征等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祝福意味的视觉世界,是胶东百姓对幸福生活理想化追求的直接体现。

色彩运用:热烈奔放,妙在巧配

制作纸斗、纸笸箩的胶东妇女,虽没有受过色彩搭配专业训练,却凭借世代相传的审美直觉,创造出热烈而和谐的独特色彩体系。她们偏爱使用大红、粉红、明黄、草绿、深蓝等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作为底色,尤其崇尚象征吉祥与生命力的红色。在色彩搭配上,民间有“红靠黄,亮晃晃”“要想精,加点青”“红搭绿,一块玉”等口诀,凝练了代代相传的配色智慧与乡土美学。比如喜笸箩,大都采用色彩鲜艳的大红、水红、草绿、白等交互搭配组合,从而产生绿与红、绿与白、红与白等鲜明的对比,显得夺目耀眼,喜庆味十足,对比性极强。

整体布局:匠心独运,繁简有致

纸斗与纸笸箩的装饰布局,讲究主次分明、疏密得当、繁简有致。胶东东部地区多用剪纸装饰。盖顶中央常贴一幅精彩的团花,是为“点睛之笔”;器身四周则贴上四朵“斗花”与之呼应,再点缀些角花、小花,使整个画面富有节奏感。胶东西部地区则多为手绘图案,同样是盖顶为主题画面,器身内容与之协调。此外,器物的边角处理也极为考究,盖子与器身的连接处,常通过粗细线条的组合形成装饰带,如在盖顶边缘贴一圈细巧的“狗牙花”,下方再贴一条较宽的纸条,使盖顶与盖沿的过渡天衣无缝,整体感极强。

纸斗与纸笸箩的民俗文化内涵

纸斗与纸笸箩不仅是百姓日用之物,更是民间仪礼的温情承载,常?;岢鱿衷诮憾说幕榧蕖⑸胧俚热松匾『?,让抽象的风俗人情,变得可观、可感,触手可及。

人生礼仪的见证者

在胶东,从结婚到生子,再到给老人祝寿,人生里许多大事,纸斗和纸笸箩都在场,是礼数,也是情感的寄托。

婚嫁习俗:嫁女儿的人家,会特意准备一套漂亮的纸斗和纸笸箩当嫁妆,乡里称为“陪嫁笸箩”。里面装着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取个“早生贵子”的好彩头。上面画着的鸳鸯、并蒂莲、龙凤这些图样,也件件都关联着夫妻和美、家族兴旺——这正是婚姻里人们最期盼的。

生育与育儿习俗:生育后,娘家会送上特制的纸笸箩,内装婴儿的衣物、鞋帽及面食礼品,以示庆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小巧的纸笸箩也常作为收纳其玩具、零食的容器。纹样上则多采用虎、狮等猛兽形象,寄托了长辈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虎虎生威的愿望。

寿诞习俗:为长者祝寿时,用于盛放寿桃、寿面的纸斗或笸箩,其装饰必然突出“寿”的主题,如寿桃、仙鹤、灵芝、“寿”字纹等,表达了祈愿老人健康长寿的孝道文化。

岁时节令的参与者

在年节等特定时节,纸斗与纸笸箩也扮演着特定角色。春节期间,人们会用擦拭一新的纸斗装满粮食,寓意“五谷丰登”“仓廪充实”;用纸笸箩盛装各类糕点、糖果,以备招待宾客,营造出丰衣足食、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民间信仰与伦理观念的承载者

纸斗与纸笸箩的装饰纹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吉祥符号体系,深刻反映着民间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观念。

趋吉避凶:对福、禄、寿、喜、财的追求,是民间信仰的核心内容。人们使用这些器物,觉得好似是把美好的祝愿放在身边,从而获得心理的慰藉,表达了驱邪避灾、迎祥纳福的永恒主题。

生殖崇拜:石榴、葡萄、莲藕、鱼、青蛙等这些象征多子多福的纹样,带有生殖崇拜的寓意,体现了希望家族人丁兴旺、香火永续的强烈家族意识。

伦理教化:一些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人物场景也会出现在斗盒花上,在装饰美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传递着忠孝节义、扬善惩恶的传统伦理道德,对使用者,尤其是青少年,起到了直观的教化作用。

胶东纸斗与纸笸箩是特定历史时期与地域文化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鲜明的艺术特征是当地民众生活智慧、审美情趣与精神信仰的集中写照。这些看似普通、曾遍布乡间的日常器物,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胶东地区民间手工艺的深厚文化内涵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更能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对于我们今天探索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路径,思考如何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服务当代社会,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与现实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青岛市李沧区文物?;ぶ行模?/strong>

image.png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0.09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