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雄壮的旋律,凝结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7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期间,百余万志愿军官兵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1950年6月,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内战爆发,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将战火烧至中朝边境。1950年10月,党中央发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远离家乡,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以光荣的胜利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帷幕。
1951年,朝鲜前线正处于战事吃紧的阶段,我们志愿军战士正坚守在朝鲜战场的前线,与美军展开激烈战斗。一轮圆月倒映在大同江上,江水摇曳着,江风拂过,岩洞里战士的呻吟声传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了,处于朝鲜战场前线的医务兵“会茂”还在战地医院忙着抢救战场受伤的同袍,没有心情赏月,也没有时间吃月饼,更没有精力想念异国的家人。
我是一个新中国的青年,我宝贵自己青春的生命,宝贵在我年青的心灵中燃烧着,对自己祖国未来的光明灿烂的前途的热烈向往。但是今天我的青春的生命和热情的向往,已经跟祖国的命运联结在一起,现在,我已经站在抗美援朝战线的医务行列中,日日夜夜地不停工作,对我来说,更宝贵的和最幸福的是把自己唯一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的最宝贵的东西【生命】贡献给祖国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土地上开放美丽鲜红和平的花朵。
会茂于1951年中秋节晚上
朝鲜大同江上岩洞里
【卡秋沙】战地医院
这是武汉革命博物馆馆藏的一封带血的请战书,是抗美援朝战士会茂在朝鲜前线写下的,读完让人瞬间泪目。1951年中秋节晚上,作为抗美援朝前线的医务工作者,日日夜夜地不停工作,让他们无暇过节,忙完了救治伤员的活,会茂在大同江畔的岩洞里写下这封请战书,尽管只有九行字,但我们可以看出以会茂为代表的千千万万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贡献生命、献身祖国的决心和意志。纸上血迹斑驳,纸的边缘缺失、残破,可以看出当时战场环境之恶劣。这时候还能日日夜夜坚守在军医的岗位上,冒着生命风险在战场一线救死扶伤。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一张请战书,可见决心之大,毅力之强。
请战书中说“我宝贵自己青春的生命”,但“更宝贵的是把自己唯一的每个人只有一次的最宝贵的东西【生命】贡献给祖国及全世界爱好和平土地上开放美丽鲜红和平的花朵”没有多余的话,简单朴素的想法——一句“把自己的最宝贵的生命贡献给祖国”发人深省,潜台词是“为了保家卫国,争取和平,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是一种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战事吃紧,即使是医务工作者,也不是绝对安全的,美军的攻击无处不在,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还要肩负救治伤员、治病救人的使命,对于会茂这个年轻人而言,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刀光剑影没有让他害怕;医院里的伤员伤痕累累、皮开肉绽也没有让他退缩;他有的是对于打击美帝国主义的决心,对于捍卫新中国的信心,对于实现和平的恒心。正是这种信仰的力量,让他坚守战场,不畏生死,鲜红的血迹,铿锵的字句,书写着志愿军战士在一线的决心和意志。
朝鲜战场遍地是英雄。志愿军将士总能在祖国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无所畏惧,成为“最可爱的人”。罗会茂也是“最可爱的人”之一。
会茂,全名罗会茂,据罗会茂女儿回忆,父亲罗会茂1929年出生于湖北恩施市,家里是开药房的,1949年9月正在上高二的他因参加学运被投进牢房,十月出狱后和家里大姐、二哥一起,姐弟三人同时加入了解放军,参加了解放战争。父亲后来在哈尔滨军委特种兵军医卫生干部学校学习,是第七期毕业生。他的老师是开国少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李伟。1951年,父亲作为军医入朝作战,同班一共4个同学入朝,其中一位是女同学。父亲分到的是喀秋莎师,在朝鲜经历了很艰苦的战争。在朝鲜中秋之夜,在大同江畔的岩洞里,他写下了这封书信,参加了谷山郡战役。在那次惨烈的战役中,在遭受敌机轰炸时,刚从手术室出来的父亲奋不顾身抢救一名伤员,伤员无恙,而他被炸掉了右臂,同时左腿、左面部均中弹,那一天是1951年11月13日,父亲班上4名同学入朝作战,回来就只有父亲一人,回来后父亲作为归国代表团成员在国内演讲,罗瑞卿大将曾亲切接待过父亲。这封血书是父亲在1951年的中秋节,在大同江战场的岩洞里写的,因为这封请战书随身携带,随时准备牺牲,所以被飞机扫射负伤后,被鲜血染红。
斑驳的血迹,泛黄的信纸,有力的字迹,作为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缩影,罗会茂写下带血请战书表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决心与斗志——立誓要打过鸭绿江去,消灭美帝国主义,保卫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有战绩辉煌、彪炳史册的诸如黄继光、邱少云这样的战斗英雄;更有千千万万像罗会茂一样的无名英雄,是他们用血肉之躯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职责,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正是因为这种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不惧牺牲、克敌制胜,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和志气。今天,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亟待我们深刻把握世情、国情,以斗争精神坚定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我们要做勇于斗争、善于斗争、能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无坚不摧的蓬勃力量,在面对国内外?;弊龅健叭嗡绱道舜颍易钥徊欢?,只有这样才能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作者单位:武汉革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