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上见证枪声的石狮,台儿庄浸染血火的残墙,延安窑洞里不灭的灯火……每一件抗战文物都是烽火岁月的见证,蕴藏着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把抗战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旨在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近年来,抗战文物?;ぴ谌段谏钊胪平T诠愦笪奈锕ぷ髡叩牟恍概ο?,新时代抗战文物?;だ萌〉眯陆剐鲁尚А?/p>
绘就“施工图”,
夯实抗战文物保护根基
顶层设计为引领,区域协作为纽带,社会参与为动力。近年来,一系列基础工作不断为抗战文物保护提供坚实保障。
抗战遗迹遍布广袤大地,只有摸清家底,才能心中有数,筑牢保护根基。
据统计,全国抗战主题不可移动文物1万余处、可移动文物50万余件(套)。先后公布的四批共294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成为14年英勇抗战历史的重要见证和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载体。
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抗战文物?;ぶ酚忧逦:诹?、广西、云南、陕西出台7部抗战文物?;さ胤叫苑ü?。陕西、山西出台财政支持革命文物?;だ萌舾纱胧I赂誓?、晋冀豫、晋察冀、晋绥等抗战主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扎实推进。
区域协作、全民共护,彰显全社会守护抗战记忆、传承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陕甘宁、川陕、鄂豫皖、东北抗日联军等革命文物?;だ闷⑿骰疲缓颖笔⌒咸ㄊ锌勾缶芍啡汗睦缁岵斡?,创新协作机制,实现共建共享;上海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探索军地合作改造革命旧址新模式。
“十四五”期间,新建改扩建近20家抗战纪念馆、对50余家抗战纪念馆进行展陈提升,全国备案抗战纪念馆达到257家,抗战纪念馆体系基本建成,建设质量和展陈水平显著提升。
各地群策群力,创新探索文物统筹利用新形式。如辽沈地区首家抗战博物馆联盟“沈阳抗战联线”,共享红色抗战文化资源,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抗战文化创新品牌。四川省推动抗战主题内容融入各地综合博物馆通史展,实施抗战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中央博物院西迁李庄旧址等复原展示工程。
织密“保障网”,
构筑系统性?;じ窬?/strong>
抗战文物实证抗战历史、承载民族记忆,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保护是首要任务。近年来,串点连线、连片打造,抗战文物系统性?;こ尚灾?。
示范引领——全国累计实施3000余项抗战遗址?;ば奚?、陈列展示、环境整治工程和馆藏抗战文物?;ば薷聪钅俊?/p>
重要抗战遗址重大险情得以消除,馆藏抗战文物保存状况明显改善。如卢沟桥?;ば奚珊屯鹌匠抢肺幕智酆险翁嵘钅?,让卢沟桥、宛平城面貌一新、焕发生机。
一大批示范?;は钅肯嗉逃肯帧R园寺肪芩玖畈烤芍?、新四军军部旧址、平型关战役遗址、台儿庄大战旧址、湘西雪峰山抗战旧址、冉庄地道战遗址为代表的抗战遗址?;ふ故竞突肪痴喂こ蹋惶逋平奈锉;?、风貌保护和环境?;ぃ美芬偶;婪⑿律?/p>
串珠成链——11个省份推出38条抗战文物主题游径,加强系统?;?,赋能老区振兴。
辽宁“抗战寻英”文物主题游径,延展千余公里,串联10市15区县,贯通17个点位,以文物遗址为纽带,将血色记忆转化为爱国教育载体。陕西“我要去延安”文物主题游径、浙江“烽火湖州 红色印?!笨拐街魈庥尉?、云南滇西抗战文物主题游径……抗战文物主题游径串联多处旧址,以串点连线方式活化抗战文物资源。
织网成面——20个抗战主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有序推进,构建抗战文物?;だ眯赂窬?。
在革命圣地延安,老城改造、城市交通和旧址周边环境整治全面展开,体验式现场教学基地、“红色筑梦”众创空间赋能发展。
在白山黑水之间,200余项东北抗联遗址?;ふ故竟こ坛中平?,遗址?;?、林地保护、环境?;は嗟靡嬲谩9级笨沽锩奈锉;だ闷?,发布东北抗联革命文物?;と晷卸苹?,东北抗联文物?;すぷ骱换萏ā⒒癯墒?。
近年来,抗战文物系统?;じ窬只拘纬桑笨谷樟?、晋绥、山东、苏南、淮北、鄂豫皖片区……20个抗战主题革命文物?;だ闷构婊嘀疲魅房占洳季趾拖钅可杓?,实施一批连片?;ず驼逭故竟こ?。
此外,考古调查不断深化,抗战文物?;じ喂?。累计开展东北抗联遗址考古调查发掘项目72项,吉林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和黑龙江木兰鸡冠山抗联密营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新突破,已发现抗联遗迹点4000余个、出土抗联遗物近5000件。
协同研究持续加强,为?;ぷ⑷搿八枷牒穸取?。创建6个抗战主题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打造一批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学术研究平台。做好抗战实物文献史料征集、抢救与研究,加强反映侵华日军暴行、罪行遗址和证据的保护利用,开展死难者遗骸?;ず屯蛉丝右胖氛故镜牧涎芯?,梳理历史细节,还原历史原貌,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奏响“交响乐”,
让抗战精神焕发永恒光芒
教育为核、展览为翼、文旅为径,立体化传承,让抗战文物活起来、让抗战精神深入人心。
抗战文物教育功能充分彰显。全国年均举办抗战主题展览500余个,超过6000万人次观众走进抗战遗址和场馆。96个抗战遗址和场馆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设立内地首个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越来越多的抗战遗址和场馆成为铸魂育人的重要场所。
以物证史、多维叙事,展现民族集体记忆。从卢沟桥事变守城部队战士的钢盔到沾有爱国侨领蚁光炎遇难时血迹的旗袍,从“为了民族解放与人类和平”主题展览到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档案展,从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到飞虎队事迹展……抗战文物的故事化表达、细节化呈现,展现出一件件珍贵文物背后感人的故事、闪耀的初心。
创新传播方式、拓展利用途径,社会教育覆盖面不断拓展。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推出“走近洛八办 迈向新征程”全景沉浸体验式党史教育课程。观众动情地留言:“带孩子重新体会到当年八路军在洛阳的情景,书里的故事变成了真实画面,新鲜而又生动,非常有教育意义?!?/p>
类似的教育实践在全国多地革命纪念馆蓬勃开展。东北烈士纪念馆推出红色资源“智慧+”沉浸式服务青少年研学教育项目,以科技赋能青少年教育;武汉革命博物馆“红巷里的思政课”立足革命旧址和馆藏文物,让观众接受思想洗礼;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等红色阵地持续发挥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作用。
同时,各地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创新路径,让一座座抗战遗址“活”起来,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王家峪村依托八路军总部旧址,推动红色文旅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浙江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だ孟钅恳浴爸惨铩蹦J郊せ钕绱宸⒄够盍Γ恢厍焓凳昂焐摇绷愠善斜;だ孟钅?,通过修缮项目与数字化?;?,系统性提升抗战遗址群的传播影响力。
?;ぶ芳仁嵌岳返木次罚彩嵌晕蠢吹钠谛?。唯有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持续推进抗战文物?;だ?,才能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时代长河中永远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