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文物遗存丰厚,文化特色鲜明,拥有不可移动文物6205处,低级别文物,主要为其中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さノ坏牟豢梢贫奈?,近6000处。近年来,运城市重点分析市域内文物资源的类型、级别和比重,将占文物总量“绝对多数”的低级别文物建筑作为保护利用的重点,制定计划、合理施策,提出了“安全第一、?;の取⒁淮σ徊?、以民为本、融合发展、调动各方”的原则,通过多方面工作,走出一条新时代低级别文物建筑?;だ糜氤窍缧⒄沟墓灿贰?/p>
聚焦“有人管” 强化政策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文物?;すぷ髁Χ?,出台多项?;ふ咧С值图侗鹞奈锉;ぁ?021年、2022年运城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的意见》《关于加强低级别文物建筑?;だ玫囊饧返日呶募?,通过“有人管”“保得住”“用得活”等方面工作,努力实现“修一处、成一处,用一处、活一处”的基本目标。2022年,制定《社会力量参与不可移动文物认领认养工作指南(试行)》,2023年出台《运城市文物局关于建立健全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加强低级别文物?;だ霉ぷ骰频耐ㄖ罚闪⒐ぷ髯ò?,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工作机制,指导协调各县(市、区)认真做好项目审批、预算评审等项目储备工作,积极推动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全面加强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だ霉ぷ鳎靡慌图侗鹞奈锉;は肿从兴纳啤?/p>
文物安全是文物?;さ牡紫摺⒑煜?、生命线,为保障低级别文物单位安全,运城市积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推进低级别文物消防安防工作,不断解决安全防护措施薄弱问题。大力推进文物?;ぴ倍游榻ㄉ?,全市市保单位71处,共142名文保员,确保一处市保单位配备两名文保员;所有县保单位也均配备文保员。同时,加大安全巡检力度,全市13个县(市、区)已有11个县完成了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巡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工作,定期按时巡检,确保低级别文物安全。持续推进、加强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利用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为文物安全、火灾风险研判、监测报警提供信息支持,实施全区域、全时段实时监控和远程监管,有效提高低级别文物的监管水平。
聚焦“保得住” 推进?;ば奚?/strong>
近年来,运城市不断利用财政、政府一般债券、社会捐赠等资金推进低级别文物本体?;ず椭鼙呋肪痴喂ぷ?。每年市本级财政预算近三分之一用于市保和重要县保的补助;各县根据文物资源和?;で榭觯度胂夭普式鹩糜诘图侗鹞奈锏谋;び肜谩=?,各县都加大了低级别文物?;ぷ式鸬耐度肓Χ?,多数低级别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运城市从2017年“文明守望工程”开展以来,已成功认领认养文物保护单位72处,其中市保4处,县保53处,未定级15处。为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ぃ惺低平拔拿魇赝こ獭?,在全社会形成文物?;だ眯赂窬帧W?021年以来,运城市连续三年从文物?;ぷ式鹬辛谐鲎ㄏ罹讯浴拔拿魇赝こ獭笨菇虾玫?0处文物保护单位,通过“以奖代补”方式予以资金支持。
运城市还积极申请政府一般债券用于低级别文物?;ば奚?,2023年至2024年全市落地项目59个。
2021年秋季,运城市遭遇大暴雨,低级别文物大面积受灾,市文物局按照“一处一策”原则,合理编制规划方案和?;し桨?,加大低级别文物项目储备;结合“四普”工作,全面复查低级别文物底数,查清文物建筑?;で榭觯凑铡扒嶂鼗杭薄痹?,分批、有序对建筑类文物进行评估、保护;优化低级别文物的立项、方案报批与备案、开工审核、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等审批环节,除市保单位由市本级审核管理外,县保和未定级文物的一切审核审批手续均由县文物局负责,市文物局通过抽查、不定期检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提高了文物?;さ幕浴=刂聊壳?,运城市建筑类文物抢险修缮近300处,主要为寺庙和部分民居,且产权为国有或集体所有,占低级别文物建筑总数的10%,文物保护状况得到改善。
为促使文物建筑“修一处、成一处,用一处、活一处”,运城市要求申请市本级补助经费的市保和重要县保项目,在上报修缮计划的同时,配套相应的环境整治、展陈或活化利用实施方案,以免陷入“修了不用、坏了再修”的怪圈。为加快低级别文物建筑的?;だ茫?022年,运城市在万荣县召开文物工作推进会,发放《民居类文物建筑实用知识五十问》,组织全市文物管理部门相互交流、探讨,实地观摩万荣县低级别文物?;だ玫牡湫桶咐?,产生了良好的推广效应。
日常养护作为文物保护的重要环节,及时小修,避免大修,可以实现文物建筑从治“未病”“微病”到延年益寿、从“救命”到“保健”的转变。运城市历来重视文物日常养护工作,《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文物?;だ玫囊饧诽岢隽恕巴贫忧谰刃员;は蚯谰刃员;ず驮し佬员;げ⒅刈洹钡墓ぷ魅挝?,各县(市、区)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岁修”工作。例如,临猗县2025年进行11处低级别文物的屋面拔草勾抿、墙面抹灰、四周铺墁散水等日常养护,通过“小修小补”防止损害进一步扩大。
聚焦“用得活” 加大活化利用
为了推进低级别文物的?;び牖罨?,运城市在文旅融合、认领认养、展陈服务、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断尝试、探索,为低级别文物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让其焕发新光彩。
尧台三庙位于永济市尧王台上,现存主体为明代建筑,玉皇庙、祖师庙、三皇庙,三庙大殿皆为砖券窑洞式结构,对研究明代建筑、宗教及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2017年被运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さノ?。2019年2月,永济市文物局与永济市尧王洞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尧台三庙认领认养协议书。当地在文旅融合大趋势中抢抓机遇,积极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建设尧帝文化博览区、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区、“映像蒲坂”古蒲州文化体验区、红色教育实践区、民宿主题体验区等五大特色区域和一条台地自然观光带,成为集农田采摘、尧舜文化体验、特色餐饮住宿、中小学生研学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成为周边地区游客追寻祖先遗迹、度假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有效实现了文物?;ず臀幕糜紊疃热诤?。
除认领认养外,运城市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低级别文物?;?,闫又文故居、关龙逄墓是其中的典范。闫又文故居位于万荣县荣河镇郑村,兴建于民国初期,典型的北方三合小院,属于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闫又文作为潜伏的中共地下工作者,曾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巨大贡献。2019年,郑村村委会投资完成了闫又文故居的本体修缮和布展,并在其对面改造修建了郑村村史馆,形成参观体系。
关龙逄墓冢园是盐湖区文物?;さノ?,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运城市关公文化传承促进会认养了县级文物?;さノ还亓棠?,通过筹集资金对关龙逄墓进行了修缮?;ず突肪痴?,于2023年4月完工并对外开放。关龙逄墓冢园的修缮及合理利用,不仅是“文明守望工程”对低级别文物保护利用的优秀案例,更体现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山西老宅”是活跃于网络平台讲述清代民居修缮的自媒体,拥有一定的关注度。正确引导新媒体进行文物宣传,也是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义务。当地文物工作者向新媒体宣传者讲清楚古建修缮的流程及政策,使其按照正确的修缮流程向公众讲述,让更多人了解文物保护、参与文物保护。目前,“山西老宅”已成为文物宣传重要力量。
低级别文物?;と沃氐涝?,在未来的工作中,运城市将继续探索更多的?;ぢ肪?,让低级别文物“活”起来、“传”下去。
(邵雨甜 段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