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全国重点文物?;さノ晃奈锝ㄖし佬员;ぜ际醯荚颍ㄊ孕校罚ㄒ韵录虺啤兜荚颉罚?,对现阶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预防性?;さ南钅糠段?、申报管理、实施要求、技术要点等作出规定,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负责同志就出台《导则》相关情况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编制印发《导则》的背景。
文物古迹司负责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统筹好抢救性?;ず驮し佬员;?、本体?;ず椭鼙弑;?、单点?;ず图罕;さ取?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だ酶母锏娜舾梢饧罚赋觥爸С治奈锉;び汕谰刃员;は蚯谰刃杂朐し佬员;げ⒅刈洹?。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文物?;ず涂萍即葱鹿婊废低巢渴鹆宋奈锝ㄖし佬员;と挝?,提出要提升预防性?;つ芰?,编制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さ荚?。
预防性?;に淙皇窃醋怨饰奈锉;そ绲母拍?,但在我国传统中有大量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物部门持续组织实施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抢救保护了一大批重要文物建筑,具备了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げ⒅刈涞某醪教跫?。
编制出台《导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是落实中央关于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部署的具体行动,有利于减少文物建筑修缮频次和干预力度,除小病、防大病,更好保存延续文物建筑的价值和真实性,不断提升?;す芾硭?,扎实推动文物保护由抢救性?;は蚯谰刃杂朐し佬员;げ⒅刈洹?/p>
记者:《导则》是首个针对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さ墓娣缎晕募?,备受文物行业和社会关注,印发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文物古迹司负责同志:全国重点文物?;さノ恢?,文物建筑占比超过60%,与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类型相比,文物建筑预防性?;すぷ鞯男枨蠼洗?、基础相对较好。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文物建筑预防性?;すぷ鳎?018年起开展理论研究和调研,回顾分析我国文物建筑预防性?;ご常橹芯抗试し佬员;さ睦砟罴笆导?,在财政部支持下将不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支出纳入国家文物?;ぷㄏ钭式鸬闹С龇冻搿?/p>
2021年,国家文物局启动11处文物建筑预防性?;な缘阆钅?,以我国古代“岁修”模式为蓝本,选取故宫、天坛、承德外八庙、晋祠、苏州吴中区、兰溪诸葛村、曲阜孔庙孔府、青岛八大关、广州光孝寺、梓潼七曲山大庙、西安城墙的部分文物建筑,开展为期两年的预防性?;な缘愎ぷ?,2023年顺利完成。试点项目分布于全国各地区,涵盖了文物建筑的多种主要类型,探索实践了各类工作模式和相关技术。2023年,国家文物局在山东曲阜召开文物建筑预防性?;すぷ髯芙峄幔芙崽崃陡鞯爻墒煊行У木楹妥龇?。
2024年,基于试点经验,国家文物局着手建立文物建筑预防性?;ぶ贫?,组织编写《导则》,并征求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行政部门及各有关单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在吸收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导则》报审稿。2025年,《导则》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2025年8月,《导则》经国家文物局党组会审议正式印发。
可以说,《导则》的制定阶段经过了理论研究、深入调研、试点探索和论证评估等环节,不断优化调整,最终正式印发。为审慎推进该项工作,本导则现阶段为试行,其间还会根据各地的问题和建议作必要的调整和完善。相信在这些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导则》能为文物建筑预防性?;さ氖凳┨峁┙衔尚?、有效的制度保障。
记者:请介绍一下《导则》的主要内容。
文物古迹司负责同志:《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现阶段文物建筑预防性?;は钅康亩ㄒ逵敕段?。《导则》明确了对文物建筑预防性?;さ亩ㄒ澹骸拔笆比啡稀⒈3治奈锝ㄖ谋4婧褪褂米刺?,延长修缮周期,减少大规模干预,留存尽可能多的历史构件和信息,由文物建筑?;ば奚勺ㄒ导际跞嗽笨沟牡鞑檎锒虾妥ㄒ导煨?,以及贯穿全过程的记录与报告编制”,适用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文物建筑(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预防性?;すぷ?。
二是明确项目周期和组织实施要求?!兜荚颉饭娑ㄎ奈锝ㄖし佬员;は钅磕扇肽甓认钅考苹猩瓯?,需编制项目计划书和工作方案,周期一般为三年,自立项后的第一年起算,并提供了计划书模板。《导则》要求,如果文物管理使用单位自身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的,可以委托具备文物建筑?;ば奚杉际跄芰Φ氖」沤ㄔ海ㄋ⑹∥奈锉;ぶ行?、省文物考古院(所)等单位实施项目管理,为项目实施的总体质量提供保障。
三是明确项目工作框架和实施边界?!兜荚颉啡妨⒘艘缘鞑檎锒?、专家决策、专业检修、全过程记录为核心的预防性?;すぷ骺蚣堋5鞑檎锒戏治粘Q膊?、定期诊断和专项诊断,诊断结论由专家决策机制进行研究、审核和决策,按照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可以采取五种措施中的一种:暂不处理、继续观测、委托专业单位进一步勘察诊断、开展专业检修、另行申报保护修缮项目。《导则》对年度报告、结项报告、验收提出了要求,并规定了结项报告的体例。通过明确界定各工作环节并提出要求,规范了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的实施路径。
四是明确项目技术要求,突出强调“最小干预”原则。《导则》提出了文物建筑屋面、木结构、墙体等11个部位调查诊断的工作重点,以及基本对应的11个部位专业检修的实施范围、干预程度,对预防性保护项目的干预力度作出明确限定。定性方面,明确专业检修原则上不得扰动梁架、斗栱、琉璃脊饰、壁画、标语等关键构件和部位;定量方面,明确针对文物本体某分项的专业检修工程量原则上不应超过其总量(数量、体积、面积、工作量)的10%,从而与保护修缮工程作出区分?!兜荚颉坊苟宰┦辜⑶教宸鬯?、油饰彩画的专业检修提出了具体要求,全面落实“最小干预”原则,强调风化、断裂但不影响结构和使用的砖石构件,应现状保留;强调各单体建筑不得整体重做墙体粉刷;强调不得翻新彩画;强调在没有油饰传统的地区或油饰已基本缺失的建筑群,不得重做油饰,防止整饰一新。
此外,《导则》对试点过程中的有益探索,包括工作流程整合、材料储备、新型脚手架、高空作业等都提出了倾向性意见。
记者:在印发的通知里,专门强调各地应高度重视文物建筑保养维护工作,有何考虑?
文物古迹司负责同志:文物建筑保养维护是文物管理使用单位的法定职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吨谢嗣窆埠凸奈锉;しā返谌豕娑ǎ骸肮胁豢梢贫奈镉墒褂萌烁涸鹦奚?、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或者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予以补助?!北Qつ苁刮奈锝ㄖ3衷诮虾米刺?,在病害发生之初即予以解决,实现“最小干预”。
地方政府和管理使用单位在文物建筑保养维护方面持续投入,将保养维护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大量在用的文物建筑都保持着良好状态,这是文物建筑?;す芾淼幕⌒怨ぷ?,应当继续加强?!兜荚颉纷徘康?,要高度重视文物建筑保养维护工作,统筹推进《导则》与《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古建筑日常保养维护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做好文物建筑保养维护工作,明确文物建筑预防性?;は钅坎蝗〈Q?,两者共同构成互为支撑的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