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岩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是南方典型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1999年被发现,将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追溯至20万年前,填补了福建考古学年代空白,还为闽台远古文化同根同源提供了实物佐证。该遗址获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さノ?。2017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世纪90年代末,万寿岩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把古人类在福建活动的历史前推到距今20万年,洞内首次发现的人工石铺地面等遗迹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室内装修工程”。25年来,三明始终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ず猛蚴傺乙胖贰H缃竦耐蚴傺乙胖?,已经成为科学处理经济发展和文物?;す叵档纳咐?/p>
在?;ぶ写校梦幕挪钇鹄?/strong>
25年来,三明市始终以前瞻性思维推进遗址?;?。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战略眼光,牢牢守住“保护好文物才是根本”的底线。
一是突出高位推动。将文化遗产?;つ扇胍馐缎翁鹑沃瓶己朔冻?,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遗址?;だ玫睦盐侍?,成立三明市万寿岩遗址?;ぱ芯坷霉ぷ髯ò?、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等协调议事机构,将万寿岩遗址?;ぶ行纳裎姓笔羰乱档ノ?、归口市文旅局管理,全力构建上下同心、合力共为的工作格局。
二是突出规划先行。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ぶ行模嘀啤兑胖纷芴灞;す婊贰豆铱脊乓胖饭肮婊返人牧喊酥婊逑?,明确了“一轴一环四区”的空间布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万寿岩遗址?;ぱ芯坷媚芰退降娜舾纱胧返日呶募恿ν瓿伤钠谖奈锉;すこ毯鸵黄诨肪痴喂こ?,加快推进万寿岩遗址本体(船帆洞)?;すこ探ㄉ琛⑼蚴傺乙胖坊肪臣嗖庀低骋黄凇笳鞠钅壳捌诹⑾詈头桨副嘀频裙ぷ?,滚动实施人工石铺地面保护、安防提升等一批大保护项目。
三是突出立法保护。以法制护航文物保护工作,制定出台《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す芾砉娑ā贰度魇型蚴傺乙胖繁;ぬ趵?,对规划编制、建设管理、环境整治、生态?;さ茸鞒鼍咛骞娑ǎ猛蚴傺乙胖繁;だ糜蟹梢馈J腥舜蟪N崦磕甓怨岢故凳短趵芬约耙胖钒踩?、文物保护管理等方面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倒逼条例落到实处。
在研究中利用,让文化遗产火起来
25年来,三明市始终以系统化方式推进考古研究。一体推进考古成果研究阐释和展陈交流,让沉睡的遗产活起来。
一是强化考古发掘。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高校院所加强合作,组织考古、地质、古生物等学科专家对已考古发掘出土的旧石器和动植物化石进行再梳理研究,科学有序地对未发掘区域进行深入考古,至今已进行三次考古发掘。这些发掘工作揭示了跨越旧石器时代早、中、晚三个阶段的丰富文化层,共出土了3547件文物,其中包括1342件石制品和2205件动物化石。与北京周口店遗址签订合作协议,全面开展涵盖洞穴遗址考古、文物?;さ榷嗔煊虻南喙匾滴衽嘌?,推动考古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二是强化展陈展示。实施两期陈列展览改版提升工程,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再现、互动交流、声光电影等手段,生动再现万寿岩遗址远古先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风貌,出土的锐棱砸击石器与中国台湾长滨文化遗存高度契合,特别是船帆洞遗址发现的4万年人工石铺地面,与台湾地区同类遗迹形成时空呼应,展现闽台一脉相承的史前文化渊源关系。2021年,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发布了考古遗址?;ふ故居判阆钅?,万寿岩遗址为获评的5个项目之一。
三是强化学术交流。组织开展“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万寿岩遗址国际学术研讨会”“南方洞穴遗址?;ぱ芯坷米富帷薄巴蚴傺乙胖房脊欧⑾?5周年座谈会暨遗址公园建设工作推进会”等活动,发表《古生物化石?;と餍浴贰妒非岸囱ㄒ胖妨苏鲁獭贰妒非岸囱ㄒ胖妨巳鞴彩丁返饶谌荩L苎渭庸谝胖费跹刑只疃?,“洞天遗珍——万寿岩遗址出土文物展”先后在厦门、上海、武汉等高等学府巡展。
在转化中创新,让文化遗产潮起来
25年来,三明市始终以融合式理念推进传承利用,致力于让寂静的遗址火起来,全力打造集遗址展示、科普教育、学术研究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考古遗址公园。
一是注重培育特色业态。坚持“投、建、融、管”一体化,滚动推进古人类生产生活互动体验园、三钢万寿岩学院、全球首家虫珀博物馆等配套项目,打造原始时代乐园、远古森林家园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出圈项目,大力培育干部培训、考古研学、科普教育等新业态,并与周边格氏栲等景点一起,共同串联成为“百年栲、千年寨、万年居、亿年泉”的时光文旅之路。以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整体提升为抓手,推动龙井洞考古调查、考古遗址公园整体提升项目等工作,持续推动数字化保护与应用、安防提升工程、船帆洞?;すこ痰认钅柯涞?。
二是注重开展特色活动。紧扣“旧石器对话新科技”主题,常态化举办万寿岩科技节、大地艺术周、音乐荟等特色活动,让旧石器文化与新科技力量完美“碰撞”,统筹推进闽台两岸科技创新、青年联谊、乡村融合等各方面交流,有效推动了海峡两岸科技交流、宗亲联谊、经贸合作、文旅融合。每年吸引游客15万人次,带动当地民宿酒店、农产品、小吃等产品销售。2020年,万寿岩文旅小镇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是注重开发特色文创。与中央美术学院、上美设计公司等院校团队合作,大力推广以“岩宝”原始人为形象的万寿岩遗址特色IP,综合运用AR实景游戏等技术手段,在博物馆文创售卖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万寿岩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徽章、帽子、T恤等以万寿岩文创IP“阿?!蔽魈獾闹鼙卟?,让沉睡近20万年的万寿岩遗址以生动活泼的形象走进大众视野,持续拓宽万寿岩遗址文创开发途径,让万寿岩的“前世今生”走出山洞、走向世界。
启示与思考
坚持政府主导与协同共治。万寿岩遗址?;さ墓丶谟诠菇ā暗澄斓肌⒄涸?、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治理体系。25年来,三明市建立多层级?;せ疲恿⒎ūU希ā度魇型蚴傺乙胖繁;ぬ趵罚┑阶式鹜度?,从规划引领(《万寿岩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到专班统筹,形成全链条责任体系。同时,构建“考古机构+高校+企业”协作网络,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北京大学等开展联合攻关。
践行?;び肜闷胶夥⒄埂T谕蚴傺乙胖返氖导?,三明市积极探索合理的利用方式,实现了?;び肜玫钠胶夥⒄埂M平胖饭敖ㄉ?,打造沉浸式考古体验区、史前生态复原场景,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通过“文创+科技”活化遗产,开发岩宝IP系列文创、全球首家虫珀博物馆等业态,带动文旅消费,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深化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万寿岩遗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贯穿于整个?;ぱ芯坷霉?。借助创新的展示形式和多元传播手段,诸如文创产品开发、多媒体互动展示、线上线下融合活动,打造出一系列富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使大遗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单位:三明市万寿岩遗址?;ぶ行模?/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