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小姐威客兼职论坛 ,成都楼凤网论坛网址,深圳布吉佳丽-春风阁,夜逍遥全国信息论坛

信心凝聚力量 实干谱写华章——文物系统代表委员深入学习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中国文物报社
作者:记者 徐秀丽 李瑞 赵昀

3月5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开幕式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ぃ嵘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文物系统代表委员肩负全体文博人的重托出席盛会,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大家表示,报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并就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研判,内容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坚定信心,鼓舞士气。

在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的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ぱ芯坎扛辈砍ね敉蚋H衔ǜ娑?025年工作进行了科学系统谋划,尤其是对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作出新部署。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系统性?;ず秃侠砝茫?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拓展提出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蓖敉蚋1硎荆锻家丫婢?,在具体工作中,将坚持?;さ谝?,宣传贯彻新修订的文物?;し?,以实际行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的持续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工作基调上,对文化遗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我备受鼓舞?!?/p>

谈到具体工作,杭侃认为,研究是阐释的基础,阐释好才能传播好,传播好才能真正发挥文化遗产的价值,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在做好景区运营的同时,要坚持?;さ谝坏脑?,打好学术基础,及时跟踪先进技术,创新传播方式。

辽宁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文博中心主任李声能介绍,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沈阳博物馆承办了国家文物局和辽宁省政府联合主办的“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主题展览,以最新的视角,结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中华早期文明所体现的“文明高度”,突显文明起源的“中国特征”,诠释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进而向世界展示“中国贡献”和“中国价值”。红山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牛河梁遗址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辽宁将在遗产系统性?;ぁ⑸钊胙芯亢屠┐笮确矫娉中哟罅Χ?,希望通过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申遗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

大遗址承载着丰富的科学信息、历史记忆、文化精神和社会认同,?;ず么笠胖肪哂兄匾囊庖?。

“荆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大遗址?;し矫?,以楚纪南故城为核心的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是国家大遗址?;ち笃弧!比舜蟠?、荆州文物?;ぶ行闹魅畏奖彼山樯芩担闭诩涌炀3幕;ご泻诵那ㄉ?,持续开展大遗址考古研究,努力提升大遗址保护利用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大遗址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24年我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听后备感鼓舞。2025年工作任务部署中,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对文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人大代表王春法说,近年来,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新要求新形势下,要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在丰富展陈内容、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拓展应用场景等方面下功夫,要积极探索智慧博物馆建设,拓展“文物+”新业态,丰富文旅融合新方式,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更好地满足公众文化需求。

“2024年,六朝博物馆与社区、街道合作办展,把展览送到市民家门口,尤其受到老年人的欢迎。我们还与20多家中小学结对子,送展览进校园、上校网?!比舜蟠?、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谈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我们应抓住机遇,不断通过创新文物展览形式、引进特色临展、延长开放时间、推进馆校合作及策划社教研学活动等释放博物馆潜能,以博物馆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助力城市发展?!?/p>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来凤县民族博物馆馆长黄林从更好?;じ锩奈?、传承红色基因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屏秩衔;な腔。晟聘锩奈锵低承员;ぬ逑担平詹橛敕旨豆芾?,借助科技力量赋能文物保护,同时加强法规与资金保障,为革命文物保驾护航。同时,传承是关键。要深挖红色内涵,创新传承方式,拉近与基层群众的距离。而活化利用与融合发展则是动力。要整合跨区域革命文物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开发红色文创产品,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发展“红色+乡村振兴”,利用革命旧址建设研学基地,带动老区产业发展,实现就业与文化传承双赢。

“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更加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决心和信心?!比薄⒅泄也┪锕菅芯抗菰毖詈炝炙?,2024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发展,文化和旅游市场持续活跃。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将立足本职工作,聚焦推动优质文博资源直达基层、落实新修订的文物?;しā⒋葱挛奈锛壑挡痛シ绞降瓤翁?,扎实开展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贡献力量。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0.18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