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积极围绕文化遗产?;ご?、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开展调研。
来自甘肃的他十分关注甘肃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位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遗址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代表性遗址,是他去年关注的重点之一。

谈到马家窑遗址汪万福打开了话匣子。“近年来,马家窑遗址和马家窑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蓖敉蚋A芯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临洮县设立西北工作站和马家窑文化研究基地。2014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马家窑遗址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近2000平方米,发现房屋遗址13处,出土彩陶等文物标本60余万件。当地政府积极推动遗址周边环境整治、文物本体保护修复等重点项目。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填补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黄河上游核心腹地关键时期的空白。
“马家窑遗址的?;だ氩豢钡卣闹С?,”汪万福说,当地政府积极实施马家窑文化产业园、马家窑传统村落改造提升、马家窑文化遗址博物馆、马家窑文化遗址公园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同时,深入挖掘马家窑文化价值内涵,通过举办展览、学术研讨会、策划文艺作品等方式,加强对马家窑文化的宣传,提升了公众对马家窑文化的认知度与关注度,取得一系列实效。
汪万福进一步谈到,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马家窑遗址和马家窑文化的挖掘、整理和?;せ勾嬖谝恍┪侍庳酱饩?。具体来说,汪万福认为,一是遗址赋存环境存在一定破坏风险。由于遗址地处黄土高原边缘,易受风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监测显示部分区域年侵蚀速率达2至3厘米。二是?;す芾砩枋┥璞感杼嵘纳?。马家窑遗址及马家窑文化相关遗存?;?、保存设施陈旧,考古研究场地空间狭小,影响考古资料整理和研究工作。三是系统性研究滞后。现有学术成果主要依靠零散课题驱动,缺乏跨学科整合研究。四是马家窑遗址可利用空间大,但当前年接待量不足10万人次,与其重要的文化价值相比失衡。
为此,汪万福建议相关部门对甘肃马家窑遗址和马家窑文化的挖掘、整理和?;じ杞徊街С?。建议将黄河上游洮河流域考古研究工作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对马家窑遗址、辛店遗址和寺洼遗址等洮河流域史前遗址考古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相关部门对马家窑遗址、辛店遗址和寺洼遗址等洮河流域重要史前遗址?;は钅扛枵?、经费倾斜支持,并在相关?;だ蒙枋┙ㄉ柘钅可笈?,加大指导、支持力度,提升遗址展示利用水平;聚焦早期国家起源、中西文明交流等课题,协调国内外考古研究机构和有关高校、相关专家,支持开展马家窑文化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活动,加强对马家窑文化的深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