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四川安岳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实施“3+”工作法,全力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标识和文旅名片,推动安岳石窟绽放时代文明光华。
建立“3+1”联动协同机制。省级层面成立以省文物局主要领导和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双组长”的安岳石窟?;だ昧斓夹∽?,市级层面建立10部门联合?;だ眯骰?,县级层面成立安岳县文物?;すぷ髁斓夹∽?。市级层面每季度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安岳石窟保护利用重大事项,协调解决?;だ弥械闹卮笪侍猓L构ぷ鞫讲?。县级层面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岳石窟保护利用具体工作,重点推动文物?;は钅康氖凳J∈邢厝兑惶?,形成安岳石窟?;だ蒙舷铝⑿咝У那看蠊ぷ骱狭?。
落实“3+1”项目责任制。坚持实行重点文物?;は钅吭鹑沃疲扛鱿钅柯涫怠?名领导、1名科室负责人、1名现场代表+1张倒排工期表”。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经常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狠抓项目施工进度,力求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实施“周监测、旬研判、月调度、季分析”,有效推动项目建设,完成安岳石窟卧佛院摩崖造像?;だ孟钅俊⑴词咔老占庸潭?、安岳石窟数字化?;だ茫ㄒ黄冢┑榷喔鑫奈锉;は钅?。
探索“3+N”片区管理机制。探索安全管理新模式,将毗卢洞事务中心、圆觉洞事务中心和卧佛院事务中心分别作为东部、中部、北部石窟寺的片区管理机构,负责统筹管理相应重点石窟寺及古石刻。北部以卧佛院、木门寺为中心,涵盖卧佛镇、通贤镇等重点乡镇;中部以圆觉洞、千佛寨为中心,涵盖岳城街道、岳阳镇、鸳大镇等重点乡镇;东部以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孔雀洞为中心,涵盖龙台镇、石羊镇、林凤镇、双龙街乡等重点乡镇;其余乡镇(街道)以文物守护人制度体系为支撑,全面实现石窟寺管理全覆盖。
优化“3+3”文物守护人机制。实施县、乡镇(街道)、属地派出所和村(社区)、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志愿者队伍的“3+3”文物守护人制度。县级设总文物守护人,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县级领导作为挂联乡镇的县级文物守护人;乡镇(街道)文物守护人,由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乡镇(街道)属地派出所所长担任属地文物警长。村(社区)文物守护人,由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担任;村(居)民小组文物守护人,由村(居)民组长担任;文物?;さノ晃奈锸鼗と?,由文管员担任;建立文物志愿者队伍,国省级文物?;さノ幻看Σ簧儆?名志愿者。“3+3”文物守护人机制,是地方党委总揽全局、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联合保护机制的具体体现。
拓展“3+”石窟?;ぷ式鹎??;」∥谋W式鹬С郑舱」∥奈锉;は钅?1个。加大地方财政配套,市级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县财政每年财政预算300万元用于安岳文物?;?。从2025年起,安岳县财政拟安排1000万元分三年用于重点文物?;ど枋┩晟啤M保欢贤乜硎弑;ね度肭?,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保护,苏茂隆安岳石窟?;す婊鸪锛?0万元用于木鱼山?;し拷ㄉ?,资阳市慈善总会下设的安岳石窟保护基金已到位首批100万元启动资金。召开乡情恳谈会,争取安岳在外工作人士捐款捐物用于安岳文物本体维修?;すぷ鳌?/p>
(杨秀伟 李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