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しā罚ㄒ韵录虺啤段奈锉;しā罚┤妨⒘恕氨;さ谝?、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意义重大。现从三个方面谈个人体会。
一是?;さ谝?,考古先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近年来,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各地积极开展“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实践,形成了在基本建设前,对可能存在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在依法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前不得使用等明确要求,取得了不少经验。在此基础上,新修订的《文物?;しā返谒氖跞妨⒘恕跋瓤脊?、后出让”制度,并同步完善了建设工程前考古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考古工作的重视,进一步凸显了考古工作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相关规定将有力改变过去基本建设工程中“边施工、边发掘”的考古工作局面,纠正多年来虽然执行“既有利于基本建设,又有利于文物?;ぁ薄爸氐惴⒕?,重点?;ぁ钡仍?,但事实上仍是基本建设第一、文物?;さ诙木置?。同时,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及时划定可能存在地下文物的区域,为相关建设工程避开地下文物埋藏区域提供更加清晰的指引,而且动态调整相关区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减少行政成本和建设单位成本。
二是加强管理,规划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对加强文化遗产空间保护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健全不可移动文物?;せ?,把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2021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加强历史文化遗产?;す芾淼闹傅家饧?,积极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文物?;ひ?,加强不可移动文物空间管控。新修订的文物?;しǖ诙咛豕娑讼喙毓婊胛奈锉;さ南谓右?,在法律上确立了不可移动文物?;す婊牡匚唬⒚魅饭ぷ鞒绦?。目前,省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包括了文化遗产?;ふ陆?,对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仅是以名录的形式给予确认,不能做到如土地、生态、城建的“三区三线”的形式确认,不可移动文物的空间管理不能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今后,地方政府应当依照文物?;しǖ囊?,开展本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的?;す婊?,不可移动文物可以县域为单元,在2015年版《中国文物古迹?;ぷ荚颉返闹傅枷?,执行文物保护程序,即调查、评估、定级、制定?;す婊?,按照?;す婊凳┪奈锏谋;?、管理与监测,从而实现文物资源整体保护和系统性?;さ谋栈?。
三是有效利用,研究先行。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多处规定了文物有效利用和价值挖掘阐释,这是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的重要内容。比如,第四条规定“文物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明确了文物有效利用的方向;第十五条规定“文物价值挖掘阐释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六大作用”,明确了文物价值挖掘阐释的工作方向;第十八条规定“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有效利用文物资源,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明确了文物有效利用的前提、原则和实现方式”。注意到新修订的《文物?;しā吩黾恿硕栽谖奈锛壑低诰虿凸ぷ鞣矫孀鞒鲋卮蠊毕椎母璞碚媒崩?,这是十分明确的价值导向,也从侧面反映了此前文物价值挖掘阐释的不足。以考古出土文物研究为例,过去的文物价值阐释往往停留在“为某某段研究增加了实物资料”“增加了一个考古学类型”或“为某个考古学文化补了缺环”等层面,体现在陈列展示上往往就是展线上增加了几件器物,标明名称、时代等简单信息,缺少文物背后的故事讲述,忽视了它们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今后应该特别关注它们到底能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发挥什么作用。同时,新修订的《文物?;しā吩诓豢梢贫奈?、馆藏文物等章节,也有针对性地增加了加强价值挖掘阐释的规定,如第三十七条、第五十五条,强调文物讲解说明在文物有效利用方面的重要性。
总之,新修订的《文物?;しā饭岢沽诵率贝奈锕ぷ饕螅颐俏奈锕ぷ髡咭鞫?、认真学,学原文、悟原理,用以指导实际工作,依法推动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二级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