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不可再生的农耕文明的见证,是维系乡村社会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江西是传统农业大省,农村文化遗产遍布赣鄱大地,据统计,全省现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5处。在广阔的农村还保有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名村(镇)和传统村落。近年来,江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ご兄匾凼鼍窈涂疾旖髦匾不熬?,坚持在?;ぶ欣?、在利用中传承,做到了乡村文物修缮有保障、非遗传承有特色、文旅康养有亮点,农村文化遗产?;ご腥〉眯鲁尚?。
坚持政策引领,规划先行。江西重点推进文物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だ谩⒌偷燃段奈锝ㄖ爬?、乡村博物馆建设和文旅助力村落保护等工程,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农村文物建筑得到有效?;ぁ⑽幕挪玫接行Т?。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文物?;だ酶母锏氖凳┮饧贰豆赜诩忧啃率贝鞲锩奈锉;だ玫囊饧返日?,将文物保护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文化强省建设发展大局,文物保护与安全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和文明城市测评负面清单。省文旅厅印发《关于加强我省中国传统村落文物整体?;だ霉ぷ鞯耐ㄖ贰豆赜诳瓜绱澹ㄉ缜┎┪锕萁ㄉ韫ぷ鞯耐ㄖ返任募?,出台《江西省传统村落?;ぬ趵贰督魇〈炒迓湔灞;す婊贰豆赜诘辰ㄒ齑炒迓浔;さ墓ぷ鞣桨浮返龋匀「鞯卮炒迓浔;し⒄构婊猩蠖?,不断完善乡村文化遗产?;だ锰逯苹啤?/p>
坚持?;さ谝唬逋平?。为推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江西组织实施了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文物整体?;すこ毯透幽系仍醒胨涨锩胖繁;だ霉こ蹋?2个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108个位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中国传统村落的文物得到有效?;ぁV泄奈锉;せ鸹嶙橹凳┑慕鹣亍罢壤衔菪卸?,使全县90%的古建筑文物得到了抢救性修缮。近三年,江西累计争取近2亿元国家和省级文保专项资金用于69个传统村落文保工程项目,一大批古建筑文物得到?;?。为探索江西农业起源,江西开展了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形成研究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继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发掘后,又启动了万年眺上遗址和靖安老虎墩遗址的发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和8500年前的碳化米,为探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稻作农业起源地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坚持突出重点,申遗提速。农业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在全力推进景德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推进万里茶道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支持铅山县、浮梁县、婺源县、修水县等地开展万里茶道遗产文物资源普查,编制遗产价值研究与?;す芾砉婊媸崂砩⒙湓谙绱骞阗蟠蟮厣系囊挪氐?,突出普遍价值提炼、比较分析研究、?;ふ故尽⒖⒗玫?,争取万里茶道(江西段)早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江西加强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将更多的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公布为文物?;さノ?,提升文物?;ぜ侗穑氐阃平肪尘肮鄯缑舱?、展示阐释体系提升、监测档案系统建设等工作。
坚持非遗传承,激发活力。江西大力推进扎根农村的文化生态?;ぃㄊ笛椋┣ㄉ瑁群蠡衽?个国家级文化生态?;ぃㄊ笛椋┣⑸枇?个省级文化生态?;な笛榍?,举办“中国原生民歌节”“非遗点亮生活”等活动,实现静态展示与活态演绎相互补充、良性互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赣鄱特色的非遗传承发展之路。江西积极建设非遗展示馆、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打造一批非遗小镇和非遗工坊,大力提升非遗?;ご蟹⒄怪柿亢托б?。利用“江西非遗购物节”“江西非遗集市”等活动,以非遗展演、展示、展销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广大乡村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坚持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推进“旅游+”新业态有序发展,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围绕乡村特色文化,江西不断做“强”红色、擦“亮”古色、打“响”绿色。牵头举办江西乡村文化旅游节,公布江西古村落旅游精品线路,共同助力江西农村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婺源篁岭、金溪竹桥、乐安流坑等一大批农村文化遗产和村BA、村跑等比赛活动频频出圈出彩,婺源篁岭荣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称号,井冈山神山村等5地成功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乡村旅游日益成为江西农村农业转型升级、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手段,化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力点。
同时,农村文化遗产?;せ勾嬖谝恍┪侍?,主要表现在:由于数量多、维修需求量大,村民对古村?;さ幕圆桓?,或有心无力;许多村落地处偏僻,人口向城市流动,成为空心村,存在古建筑构件失窃或被盗卖的现象,古村落的保护存在很大难度,遗产?;と瞬哦游椤扒嗷撇唤印蔽侍馔怀觯叫虢徊酵晟票;ち疲徊郊哟笞式鹜度搿?/p>
下一步,江西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ご兄匾凼龊臀奈锕ぷ髦匾甘九揪瘢有肺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全省农村文化遗产?;ご懈咧柿糠⒄?。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摸清农村文化遗产家底。在长江流域、石窟寺等文物资源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等为抓手,全面摸清江西省农村文物资源保护状况。同时,建立文物督察与纪检监察协调联动机制,严肃文化遗产领域执纪问责,确保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做到“应普尽普”“应保尽?!?,摸清江西省农村文化遗产家底。
二是扎实推进农村文化遗产?;ぁJ凳┮慌┐逦奈锉;ば奚晒こ?,加强对乡村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加强红军村革命文物保护、红色标语?;ぃ剿髋┐宓偷燃段奈锉;ば履J健N瞥そ邢掠卧缙诘咀髋┮瞪缁岬男纬裳芯康取翱脊胖泄敝卮笙钅?,推进万年大源盆地、靖安老虎墩、九江荞麦岭等遗址考古发掘,厘清江西史前和古代文明发展脉络,补齐赣鄱历史文化缺环。依托全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统村落保护体制机制,加大古镇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ちΧ?。
三是全力塑造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品牌。锚定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和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等重大战略,突出抓好现有世界文化遗产?;ご欣煤屯蚶锊璧溃ń鞫危┥暌牛劢古┐搴焐幕?、陶瓷文化、水利文化、书院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深入发掘研究阐释赣鄱农村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要素齐备、吸引力强的乡村旅游精品景区,建设一批赣鄱优秀传统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和文物主题游径,推进赣鄱文化出新出彩出圈。
四是积极探索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深入实施非遗?;ご泄こ?,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重点支持一批传统工艺类农村非遗项目及非遗传承人。以“非遗点亮生活”江西行动为抓手,推出一批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非遗体验基地,全力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