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处黄河中游的河洛地区,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十三朝古都。丝绸之路、万里茶道、隋唐大运河和红军长征四条文化线路在此交汇,特别是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和邙山陵墓群沿洛河两岸密集分布。这些考古遗址规模大、密度高、时间跨度长,是千年古都洛阳价值最突出、意义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历史见证。
长期以来,洛阳始终坚持?;さ谝?,守正创新,注重考古遗址的活化利用,主动融入城市更新和文旅产业发展。在“被动式”“主动式”保护的基础上,实施了“创新式”?;げ呗?,以实现考古遗址从“保起来”“美起来”到“活起来”的新跨越。隋唐洛阳城、二里头遗址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旅火爆出圈,频频一票难求,成为古都洛阳新的文旅地标和网红打卡地,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共赢多赢之路。
“保起来”是基础
众多考古遗址大都位于城市核心区或城乡结合部,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也是洛阳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一是部分考古遗址由于历史原因,遗址本体城乡占压严重,遗址周边环境“脏乱差”问题较为突出。二是洛阳大遗址?;で蛎婊?,在实际?;だ霉ぷ髦猩婕按罅渴褂猛恋匚侍?。由于征地成本高,建设遗址公园用地主要采用“以租代征”的方式,按每亩“双千斤”向村集体支付租金,每年市区两级财政需要支付较高的用地租金。三是?;ぷ式鹦枨蟠蟆?脊乓胖反蠖嘉挥诔鞘泻诵那虺窍缃岷喜?,?;つ讯冉洗?、成本较高、资金缺口较大。随着城市发展,用地征迁、居民安置等资金成本越来越高。四是活化利用水平不高??脊乓胖反蠖啻嬖谧晕以煅芰θ醯奈侍?。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运营未能有机结合,引入新业态类型较少、特色不够鲜明??脊乓胖防蒙缁峁诓斡攵炔桓?,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不足。
如何全面履行?;な舻卦鹑危鞒窍缃ㄉ?、经济发展与文物?;ぶ涞墓叵?,是历届洛阳市委、市政府不断探索的问题。牢固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思想,始终将考古遗址?;ぷ魑行墓ぷ骱椭氐闳挝窈葑ヂ涫?,全面压实市、县政府?;ぶ魈逶鹑巍V饕斓记琢η孜?,靠前指挥,研究解决大遗址?;ぶ写嬖诘恼髑ㄓ玫?、资金筹措等突出问题。
将考古遗址?;す婊牍量占涔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统筹考虑,充分尊重“五大都城遗址”?;ば枨?,实现“多规合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洛阳“避开老城建新城”,在涧西规划工业区。在全国率先实施“先考古发掘后动土施工”,考古遗址得以发现和有效?;ぁT谒钠诔鞘凶芴骞婊?,有效避让隋唐洛阳城22平方公里的里坊遗址,为?;すぷ鞯於思崾祷?。
针对每处考古遗址出台专门的?;ぬ趵蛘嬲?,划定?;ぁ白舷摺保魅繁;ぶ霸?,使考古遗址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先后出台了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和邙山陵墓群?;ぬ趵?,出台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政府规章。根据新的考古发现和申遗工作需要,对原有《条例》进行了修订完善,出台了新的《二里头遗址?;ぬ趵贰M?,组建了隋唐洛阳城、偃师商城、二里头遗址等?;ぷ呕?,为持续推动考古遗址?;ぬ峁┝思崆康淖橹贡U?。
准确把握考古遗址的本质特征,将考古作为寻根固本、鉴往知来的重要抓手,作为考古遗址?;だ玫母疽谰?。主动融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对二里头遗址、隋唐洛阳城实施了更加深入系统的考古发掘,全面揭示遗址价值,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保护规划和展示方案。通过行之有效的举措,实现了众多考古遗址真正“保起来”。
“美起来”是突破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大遗址?;ふ叻龀窒拢逖羧嫱平脊乓胖繁;ず涂脊乓胖饭敖ㄉ瑁?处考古遗址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了一处处牡丹观赏园、植物观赏园、城市绿地、生态湿地和研学营地,考古遗址已经成为洛阳新的城市文化地标和一处处独具魅力的遗址公园,实现了“美起来”目标。
为有效解决部分考古遗址“被占压”“蓬头垢面”问题,举全市之力解决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遇到的征迁、用地和资金等棘手问题,以确保?;すぷ骺沙中?。为破解征迁资金难题,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考古遗址?;ぃ允〔普ㄏ钭式鹞?,组建了平台公司实施前期征迁和用地平衡。同时,市、区两级筹资,用于隋唐洛阳城、二里头遗址等地面附属物清理和环境治理,对占压隋唐洛阳城天街遗址的水磨村和安乐新村实施整体外迁。累计划拨和流转用地3000余亩,用于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城、偃师商城和二里头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按照“一址一策”原则,结合每处考古遗址不同特点和不同环境,在全面考古和科学评估论证基础上,确定不同的?;ふ故痉桨?,建设各具特色的考古遗址公园,以丰富完善考古遗址展示体系。针对隋唐洛阳城地处城市建成区的现状,搬迁了46家企事业单位,实施了一批标志性?;ふ故竟こ蹋ǘγ?、应天门、天堂明堂、九洲池等成为洛阳新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地标,既保护了遗址本体的历史信息,又还原了隋唐洛阳城的盛唐气象。最近正在加快推进实施中轴线贯通工程,3.2公里的天街已经贯通,天津桥再现工程加快推进。同时加快谋划22平方公里里坊区整体提升,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和沉浸式文旅目的地,让沉睡千年的隋唐洛阳城真正“活”起来。针对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汉魏洛阳城遗址,采取模拟展示、地面标识等手段,尽量减少对现状的干预,同时对重点区域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逐步揭示遗址空间格局,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考古遗址。汉魏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纳入“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重点项目,即将建成开放。针对处于村庄环抱之中的二里头遗址,拆迁安置了周边的四角楼村426户、前李村71户村民,同步规划建设了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已经成为“中华之源、最早中国”的重要展示平台。
“活起来”是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目标,洛阳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持续推进考古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把考古遗址?;び氤鞘懈隆⑾绱逭裥?、文旅产业和民生改善深度融合,实现考古遗址?;だ酶咧柿?、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考古遗址?;だ眯滦翁剿鞒隽诵率贝隆奥逖裟J健?。考古遗址“活起来”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在守护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的同时,也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创造力。
积极探索开展考古遗址的相容使用,植入城市经营和运营前置理念,打造具有自我造血功能、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址共生的新时代考古遗址公园,在隋唐洛阳城天街遗址旁建成了东方博物馆之都研学营地。依托各考古遗址开发研学旅游产品,多角度展示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考古遗址?;し窬蒙缁岱⒄勾缶郑芽脊乓胖繁;び氤鞘泄δ芴嵘?、美化环境相结合,在?;ぶ性鎏砻裆l?,不断增强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在隋唐洛阳城里坊区遗址上建成遗址植物园和文博体育公园,沿着隋唐大运河故道建成了绵延近50公里的洛浦公园,是市民赏心悦目的好去处。对考古遗址内部和周边的道路、建筑,严格控制体量、风格,努力使之与遗址风貌相融合,最大程度地保存城市传统肌理,留住老洛阳的“底片”。在重大公共设施的建设、道路桥梁的命名等方面,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比如定鼎门大街、玄武门大街、厚载门街、长夏门街等??脊乓胖繁;び氤鞘薪ㄉ璧拇葱氯诤?,实现了古韵新风交相辉映,山水林城和谐共融。通过剧本、美食、玩乐、研学、文创等多种业态叙述历史故事,展现文化风貌,使遗址区民众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获益,增强遗产公园自身造血功能。
考古遗址?;だ檬且幌罴涓丛拥南低彻こ蹋彩鞘澜缧阅烟狻B逖舻奶剿魇导砻?,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方法、多措并举、久久为功,才能实现动态平衡,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分布密集的考古遗址,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最大限度地?;ず么泻?。从“保起来”“美起来”到“活起来”的?;だ眯履J?,对城市提质、文化繁荣和文旅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古都洛阳发展的新名片和新动力。未来将以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为引领,让考古遗址?;だ眯履J剑妹中?,焕发更加璀璨夺目的时代光彩。
(作者单位:龙门石窟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