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9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度重视,多次前往文化遗产积淀丰厚的省份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遗产?;ご泄ぷ魈峁┝烁咀裱?/p>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期间前往梁启超纪念馆,强调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ぶ蟹⒄?,在发展中保护。2024年2月1日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天津农村、历史文化街区、革命纪念馆考察调研,给基层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和祝福,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要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这是对天津文化遗产?;すぷ髡叩募蠊奈韬捅薏?。作为国内最早组建的冠以“文化遗产?;ぁ背莆降氖〖痘?,天津市文化遗产?;ぶ行脑诳脊?、文物保护、考古遗址、博物馆管理等领域牢固树立“大?;ぁ崩砟睿嵬脊?、文物、博物馆三个学科,初步建构起具有自身特点的工作格局。
2023年是天津考古70周年,也是收获喜悦的一年,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实际行动向天津考古7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在国家文物局、天津市文物局指导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天津人从哪里来、天津文化从哪里来、天津城市从哪里来”的考古人“天津三问”,完成十四仓遗址前期调查与综合研究项目,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提供了考古支撑;在大雪纷飞时节坚守田野,完成青池遗址野外考古发掘,遗址两个发掘区分别揭示出旧石器时代晚期序列地层和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地层及遗存,为探讨天津文化起源提供了重要材料和考古实证。在文化遗产?;し矫?,完成国内分布面积最广、体量最大的辽代民间石刻造像群——千像寺造像?;すこ?;完成多宝佛塔出土文物抢救性?;は钅?,积极推进公共考古,推出蓟州多宝佛塔出土文物?;こ晒?,首次全方位、全过程展示文化遗产?;すぷ?,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和包容性。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认真落实增编政策,启动两轮人才招聘,文化遗产?;ざ游檎诓欢戏⒄棺炒?。在学术研究方面,发挥中心学术委员会作用,强化京津冀学术交流,密切与国内各高校的专业合作,积极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天津考古(三)》《天津考古资料汇编(1997—2020)》《天津旧石器考古新发现与研究》《盘山摩崖题刻调查报告》等。为向前辈考古人致敬,将20多年前的油印本《天津考古四十年资料汇编(1956—1996)》正式影印出版。


文化遗产?;すぷ?,正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如何把党中央擘画的蓝图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工作,如何为文化遗产的层累传续书写当代人的故事?以天津市文化遗产?;ぶ行奈?,在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上,应更加注重理念先行,强化保护这个根本;在事业发展的基层基础上,应更加保持耐心,多做补短板、解难题、利长远的工作;在事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上,应更加注重能力提升,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首先,要牢固树立“?;さ谝?、传承优先”的理念。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穿越千百年的时光出现在我们面前,标识着时间的永恒、历史的久远,是我们为之自豪并赖以自信的宝贵财富。但是,它们“脆弱的珍贵”也时刻提醒我们,必须始终把?;し旁诘谝晃?。?;ぞ褪亲詈玫拇?。没有?;?,何来传承?因此,我们要牢记“在?;ぶ蟹⒄?、在发展中保护”,正确处理好?;び肜?、保护与发展、?;び肟⒌裙叵?,笃定地坚守保护第一的理念。2024年,我们将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重点,积极配合文物行政部门做好普查,摸清天津不可移动文物家底,为做好保护提供基础支撑。继续围绕考古人的“天津三问”,扎实做好重点领域考古,切实加大考古成果转化力度,为增强文化自信,讲好天津故事贡献考古人的力量。在遗产?;は钅渴凳┓矫?,发挥好专业人才密集、业务积淀深厚的智库作用,依法依规做好项目论证等工作。强化天津市首家城市考古遗址博物馆——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的管理运行,?;ず锰旖虺鞘性愕谋曛?,借助这个平台加大公共考古力度,积极推动公共考古教育。
其次,要着力完善符合行业自身特点的文化遗产?;すぷ鞲窬?。与文物资源密集的大省相比,天津考古和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虽然不能等量齐观,但按照行政区划面积和发展脉络来衡量,又具有鲜明的特色。作为一家涵盖考古、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保护的专业学术机构,天津市文化遗产?;ぶ行慕蛲ú煌Э频摹氨诶荨保浴按蟊;ぁ蔽谥?,以学科融合为方向,优化考古、遗产评估、鉴定、展陈教育等部门的人员设置,通过学术委员会的牵头作用,建立一个贯穿各业务板块的畅通渠道,真正发挥出“大?;ぁ钡挠攀?。2023年,我们策划推出的蓟州多宝佛塔出土文物?;こ晒梗褪钦夥矫娴挠幸娉⑹?。该展览以天津市蓟州区多宝佛塔和出土文物为展示对象,由考古部门负责考古清理和出土文物?;ば薷?,由展陈教育部门负责展陈大纲策划和制作,由文物鉴定部门负责文物命名和定级,由遗产评估部门负责相关历史材料整理,各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协作,通过“大?;ぁ钡氖导谡估乐姓故玖宋幕挪;さ娜鞒?,为观众揭秘了其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不仅体现了中心的学术实力,也通过不同部门的磨合,消除了学科“壁垒”。今年,我们将巩固这些做法,形成长效机制。
再次,要强化学术立身,夯实做好文化遗产?;すぷ鞯淖ㄒ岛腿瞬呕?。作为一家专业学术机构,扎实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工作十分重要。舍此,就难以承担起新时代文化遗产?;さ闹厝?。2023年,我们通过广泛调研和反复论证,明确了天津市文化遗产?;ぶ行淖魑旖蚴形ㄒ灰患壹脊?、文物、博物馆三个学科于一身的文博领域专业学术机构的定位,并得到前辈学人、同业机构和行政部门的认可,在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今年,我们将继续办好中心学术沙龙活动,以此为契机,真心实意爱护人才,提供平台和空间,培养一支业务精湛、术业有专攻、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加大学术研究力度,推出更多有分量的学术成果,当好智力库和人才库。在文化遗产?;た缪Э魄魇朴⑼瓜缘慕裉欤炕胪祷购透咝5慕涣?,建立横向沟通、纵向衔接的合作机制。
文化遗产?;ひ煌妨爬?,一头连着未来。做好当下,便是我们的无悔追求。在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扎根田野、埋首书斋,守护遗产、传承文脉,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收获新成果新喜悦。
(作者系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