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小姐威客兼职论坛 ,成都楼凤网论坛网址,深圳布吉佳丽-春风阁,夜逍遥全国信息论坛

江西省博物馆藏汉代青铜器“鉀”铭文释读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高劲松

江西省博物馆藏汉代“于image.png家青銅鉀”,自铭“鉀”,在古代青铜铭文中十分罕见,目前仅此例。

image.png

image.png

该器于1956年收集于九江地区,器物通体呈扁状,唇口为椭圆形,足底为方形,双肩处有铺首衔环,通高34.5厘米,口径10.3厘米,圈足外部有一行阴文字铭,共一十六字,为“于image.png家銅鉀一容四斗三升重廿斤八两”。

何为“鉀”者。在种类繁多的青铜容器系列中,“鉀”如何释读,它与鼎、壶、爵、觚等常见青铜容器比较,有何独特含义。东汉《说文解字》中并未查到“鉀”字,宋代的《集韵》中记载:“鉀,广韵、集韵韵会从古狎切,与甲同鎧也。”《晋书》曾有记载,五胡十六国时期姚弋仲贯鉀上马之语?!敖竦プ骷?,又转臘切音盍鉀鑪。扬子方言箭小者长中穿二孔谓之鉀鑪或从蓋”。首先,我们可以确认北宋时期“鉀”的读音应为侠(xia二声)。其次,宋代对于“鉀”的理解有两层意思,其一为铠甲之意,其二为鉀鑪之意,鉀鑪即为箭镞。至清代,《康熙字典》中增加了一条“广韵,古盍切,集韵,谷盍切,从音閤义同”。即音为隔(ge二声),并无容器的意思。

有学者认为鉀应为image.png(金匣),为匣的换旁字或异体字。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有:“匣,匮也,广韵曰:箱,匣也。从柙为之,柙,槛也?!闭饫锩娉鱿至讼挥腓远?,两个字与鉀有什么关系。匣,形声字。从匚,甲声。战国文字“匣”字从竹、甲声,即“笚”,乃匣字异体。是“甲”之形体演变而来,“匣”的本义是指收藏东西的器具。湖南长沙仰天湖楚简里有记载:“皆藏于一笚(匣)之中?!贝送?,《史记·刺客列传》中亦有“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以及《后汉书·梁竦传》中:“赐东园画棺玉匣衣衾”等。所以,从以上文献里我们对于匣的认识是指盛放物品的器具。对于另外一个字——柙,《字源》一书中对其有较为详细的说明。柙为形声字。战国文字从木,image.png(xiá)声(image.png,楚简中多用为甲胄之“甲”)?!端滴慕庾帧分需缘男∽宕幽?,甲声。用为“柙”乃是假借。“柙”的本义是指关猛兽的木笼。上文亦提到柙为槛之意。即兽笼,囚笼?!堵塾铩ぜ臼稀分杏校骸盎①畛鲇阼?,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薄赌绿熳哟肪砦逶蚣锹加校骸澳松⒍字熳?,天子命之为柙,而畜之东虢,是曰虎牢?!笨杉?,春秋战国时期柙的意思是指关野兽、牲畜的木笼。李学勤认为:柙字image.png所从之“image.png”,从虍、从image.png、卒亦声,即“柙”之初始之义?!?img src="http://www.pcpwdwry.cn/data/upload/ueditor/20240412/6618df0a73821.png" title="image.png" alt="image.png"/>”字从木,有追加之意?!?img src="http://www.pcpwdwry.cn/data/upload/ueditor/20240412/6618df63a8013.png" title="image.png" alt="image.png"/>”又有异体作“image.png”(从虍,甲声),加“木”旁则为“image.png”?!队衿つ静俊分杏校骸?img src="http://www.pcpwdwry.cn/data/upload/ueditor/20240412/6618df736beab.png" title="image.png" alt="image.png"/>,槛也?!薄拌浴弊值庇伞?img src="http://www.pcpwdwry.cn/data/upload/ueditor/20240412/6618df0a73821.png" title="image.png" alt="image.png" style="white-space: normal;"/>”或“image.png”两字的简化后而得来?!拌浴弊执颖疽逡?,又指(用囚笼、囚车)关押、押解。如《管子·小匡》:“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被褂小逗蠛菏椤ぶ俪ね炒罚骸巴抟怕拌蕴烊艘??!闭饫锒贾赣们袅匮褐?。此外,柙字又通“匣”,匣子、柜子。如《商君书·定分》载:“主法令之吏谨藏其右券木柙,以室藏之,封之以法令之长印。”《汉书·平帝纪》又有:“乙未,义陵寝神衣在柙中?!毖帐抛ⅲ骸拌裕岩?。”也有装入匣、柜中的意思?!蹲印た桃狻罚骸拌远刂?,不敢用也?!?/p>

从上文可见,汉代以来各类文献中,“匣”与“柙”二字不论从本义还是引申义来看,并未有明确表示为青铜容器的意思,那么我们将考证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各类出土器物。在湖北江陵凤凰山167号汉墓出土的第32号遣册简有“大柙一枚”字样,《凤凰山一百六十七号汉墓遣册考释》一文对其进行了阐释:“柙与榼同音,大柙即大榼”。笔者认为,这里的柙既是漆木式的盛酒器?!端滴慕庾肿ⅰ罚骸皹},酒器也,从木,盍声”。孙机在《说“柙”》一文中也认为,这里的柙应指的是一件漆扁壶。我们再看其他各地的考古资料,陕西省西安市北郊刘北村西汉墓出土的铜扁壶自铭“河间食官榼”,古乐浪郡出土的西汉阳朔二年漆扁壶亦自铭为“髹image.png画木黄金口榼”。汉代以来,我国各地出土的各类扁壶名称多为“榼”,应是一个广义范围对壶的称谓。根据《广雅·释器》的解释:“匾榼谓之椑”,这里的“柙”字应为“椑”的假借字。从考古资料来看,榼类器型中最为常见的器物即扁壶,而扁壶则有专门的名称“椑”,“椑,圆榼也”,《说文》中:“椑,隋圆也”(隋通椭)《考工记·庐人》有云:“句兵椑”,那么这里的句兵指戈,椑是指兵戈的形制形状。汉代郑众注有:“齐人谓柯斧柄为椑,则椑隋圆也?!闭饫锸侵钙牍怂当?、斧柄的工作断面为椭圆形制,与《说文》中的解释相一致。因此,上文所说的“柙”与“椑”从字形、发音及字义均吻合,二者实为相互的通假字。湖北江陵凤凰山167号汉墓出土遣册中的“柙”,江苏省金坛所出土的铭为“image.png”,以及江西省博物馆所藏“于image.png家銅鉀”均可说明此问题。因此,上文所说的“柙”与“椑”从字形、发音及字义均相吻合,两个字之间实为相互的通假字。

image.png

image.png

大量的文献记载以及出土文物表明,榼包含方、圆、扁等多种类型的盛酒器,椑是榼的一个子项器型,特指扁壶型的盛酒器,椑与“鉀”“柙”“image.png”“image.png”等字形互为假借。其代表了不同材质、不同区域的文字对于扁壶表述与理解的不同而形成的字体。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在一个国土面积广阔的多民族国家书同文的重要意义。

“鉀”的用途。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这件青铜钾并非仅是一件简单的盛酒器,其铭文中“容四斗三升重廿斤八两”明确了其另外一重要功能——量器,“容四斗三升”是其容积,“重廿斤八两”是其质量,这是汉代一件标准量器。研究人员曾对这件器物的容积作了实际测量,通过用水将青铜鉀注满,得出其容积为8100.03毫升。汉代在秦代的容量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对“合、升、斗、斛”等容量单位进行了相互间的换算和认定。孙机在《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对古代容量单位进行了明确划分:“10合为1升,10升为1斗,10斗为1斛?!焙捍簧辖裉斓?88.37毫升,一斗则约等于今日的1.88升。彭适凡通过对器物的造型、铭文等特点分析认为,这件青铜钾为汉武帝以前所铸造的,在其《西汉铜钾》一文中得出:“所测数据与河北满城汉墓所出土刻有容量铭文的九件铜器实测平均数是一致的,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战国时期的量器‘右里升’其一升测量容积的小米187毫升也大体一致?!蔽骱旱闹柿康ノ灰嘌叵卮?,即“铢、两、斤、钧、石”的五权单位制。青铜钾的质量“实测为4.5公斤,则汉一两合今13.72克,一斤合今219.51克。这和满城汉墓中刻有斤两的常浴盆一斤合今222.14克大体相近”。西汉时期,在一些重要的器物上刻容记重的这种做这法还是比较普遍的。

结论。自商周以来,铜器始终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变成了充满质感和韵味的一种古典美学。虽然后来的瓷器逐渐代替了铜质器皿,但人们对于铜器固有的情怀却延续至今。以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于蘭家銅鉀”为中心,我们认识到扁壶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以不同材质、形制出现时产生了“榼、椑、柙、钾、錍、鈚”多种称谓。对于我们研究扁壶这一器型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器型上来看,我们已知所发现扁壶都具有鲜明的器型特征,即小口径,多侈口、平口,器身扁腹呈圆形、椭圆形,圈足。由于扁壶为椭圆形制,所以古人用“椑”作为扁圆壶之专称,这一点已被学界普遍认可。又因扁壶为铜质,所以江西省博物馆这件汉代青铜器又被写作“鉀”,可以肯定两个字必然存在着联系。

(本文为2022年度江西省汉代文化研究课题《汉代青铜生活用器整理与研究——以馆藏汉代青铜器为中心》,课题编号:22w17,阶段性研究成果)

往期回顾

Copyright Reserved 2024 版权所有 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主办 京ICP备 19002194号-6

网站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有限公司 技术服务电话:86-10-84078838-6168

1.62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