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春节假期,国家文物局派驻定点帮扶县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第6任挂职干部陈思奇,将“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带到淮阳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龙园内,为观众奉上一道有情怀、有温度的春节“文化盛宴”。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华夏儿女自称是“龙的传人”,而龙之于淮阳,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司马贞《三皇本纪》:“伏羲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被囱羰翘环耸辖ǘ疾苍岬牡胤?,所以淮阳也常被大家称为“龙都”。太昊陵庙是祭祀太昊伏羲氏的专祠,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在春节假期和二月二庙会之际,吸引游客观览,进一步了解“龙”文化,可谓恰逢其时。
据陈思奇介绍,自国家文物局在河南淮阳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以来,历任挂职干部立足淮阳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文物资源优势和行业帮扶作用,传好帮扶的“接力棒”,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だ煤臀幕蟹矫孀隽舜罅抗ぷ?,努力推进文旅融合,主导推动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陈楚故城内城城墙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同时持续加强对平粮台考古遗址公园、时庄考古遗址公园、刘崇墓、人民街历史文化街区、棉织厂老厂房的?;だ煤吞嵘脑旃ぷ?,活化历史文化资源。

“淮阳有比较丰富的文物文旅资源,但在深度融合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面临着收入结构单一、年轻游客少、文创产品开发滞后等一些问题,很多游客来淮阳只是‘半日游’,如何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让他们在景区内多停留几小时、在淮阳多住几晚是我目前工作努力的方向,本次引入展览就是一个创新尝试?!背滤计嫠怠?/p>
“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生肖文化传播联盟共同策划推出,是国家文物局“博物馆里过大年”的重要活动之一,自2014年起已连续举办11年,参与联展的单位从最初的7家增长到60余家,展地从10多处增加到200余处,已发展成为各地文博单位“春节档”文化展览的重要品牌。
“本次展览,策展团队深入发掘‘龙’生肖文化内涵及代表性元素符号,整合各地文博单位优质馆藏‘祥龙’题材文物艺术品,甄选了红山文化玉猪龙、陶寺文化陶龙盘、西周时期何尊、唐代鎏金走龙等490件龙主题文物珍品,并配套同步上线‘嗨讲解’数字观展平台,观众通过扫描展览图片后附二维码就可以聆听文物讲解,是一个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的展览?!闭估栏涸鹑死畛拷樯芩怠?/p>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是太昊陵传统庙会举办时间,今年恰逢第一届伏羲文化旅游节,50余万观众涌入景区,10余万人来到龙园,参观了龙年生肖展。大家对展览反应热烈,总体评价很高。许多观众表示,展览将龙年生肖文物汇聚一堂,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两位观众的评价比较有代表性,一位观众说:“这次展览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尤其是龙年生肖文物,更是寓意深远。”另一位观众说:“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从龙形象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明的神秘起源,也能了解到中华文化悠久的发展历程。”
“龙行中华——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在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举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文化效益?!罢估廊酶嗟娜肆私夂腿鲜读酥泄成の幕头宋幕?,为进一步挖掘文化文物资源、压实帮扶责任、创新帮扶举措奠定良好基础,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总结经验,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背滤计嫠怠?/p>


